第113章 认知问题
熊猫的大木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章 认知问题,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熊猫的大木屋,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认知问题
“听起来你似乎有在日常生活中对她们隐藏自己的想法,乃至于‘问题’,是这样吗?”</p>
南祝仁又捕捉到了一处信息,对来访者的表达进行了一次解释说明。</p>
来访者愣了一下。</p>
“我,嗯……我觉得我平时没有刻意去隐瞒。但老师你这么一说之后,似乎是有这样的倾向。”</p>
“那你会觉得比起跟别人解释你的感受,隐藏自己的感受更加容易吗?”</p>
“……会!”</p>
认同感加深。</p>
将来访者心里那些“冥冥之中有感觉但不知道该怎么说”的东西以文字的语言具象化出来,这在咨询技巧中属于解释说明的技巧。</p>
这种技巧能够验证咨询师对于来访者问题的理解度,以及来访者对于自己的了解程度。</p>
是很能够快速拉近来访者和咨询师距离的。</p>
——前提是描述准确,不然容易弄巧成拙。</p>
南祝仁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时间不是很多,收集信息的阶段也差不多该结束了。</p>
他还有最后一问。</p>
“你有跟爸爸妈妈聊过你的这些感受吗?”</p>
来访者张了张嘴,似乎有什么脱口而出的内容,但是临说出来前又咽了回去,思考一会之后才道:“我平时和他们聊得不多……尤其不会说学习的事情。我不觉得他们能帮我处理好这个事情,然后,他们可能会比我还担心,所以我没有说。”</p>
南祝仁了然地点头。</p>
然后,接过话语权。</p>
“我相信你这一回对自己感受的倾诉比上一次要多。”</p>
南祝仁先是开了个小玩笑,缓和气氛。</p>
“按照你刚刚的叙述,你在生活中是比较缺少这种倾诉的,而倾诉本身是有着缓和乃至于疗愈的作用的——我相信你现在有感受到。”</p>
“确实。”来访者点点头,“我现在,感觉其实确实比刚刚进咨询室的时候要好一些了。”</p>
南祝仁笑笑:“你来做咨询是为了解决学业方面的问题;而在你刚刚的讲述中,学习压力似乎确实是你最近一系列问题的成因。”</p>
“学业确实重要,从你刚刚的叙述中我能听出来你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也是因此成绩对你来说绝对不是无所谓的东西,不是‘及格就行’、‘能过就行’的。”南祝仁先给予了一波支持和积极关注。</p>
来访者继续点头,视线下垂。</p>
“但比起成绩,我更在意的是你因此产生的情绪、感受,以及你为什么会因为成绩而产生这些情绪和感受。”</p>
“我更关注于‘你’。”</p>
南祝仁顶着他的那张脸,肆无忌惮地说出了这句话。</p>
来访者视线猛然上抬。</p>
“同样的,我也需要你来把视线重新移回到自己的身上,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学习。”</p>
南祝仁笑道:“恰好,心理学里面的《教育心理学》也有研究‘学生如何学习’的部分,你上一次咨询中老师给你讲的就是其中的内容。而我今天要讲的是另外一个部分——耶克斯-多德森的动机定律。”</p>
“动机定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