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的大木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判断和作业的目的,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熊猫的大木屋,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她和我的眼神交流很少,对外界的刺激淡漠感很强,互动性也很弱。”</p>

“在她的主诉中,现在的生活已经开始进入一种精力下降的疲惫感状态,这不是一个好信号。”</p>

“最让我感到危险的是,她因为学习,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已经开始出现无趣感,而且已经持续了数个月、乃至于半年以上——这更是一个非常不妙的信号,也是因此让我开始以抑郁为方向向下去探索。”</p>

“随后我就剖析出了更多:社交焦虑、不配得感、可能还有一些原生家庭的问题,这些我都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但也都是不能忽视的。”</p>

“而最重要的是——”</p>

南祝仁的手点了点自己的脑袋:“认知。”</p>

认知不良的人,就好像在医学和运动上先天体弱、亦或者其他异常体态的人,会远比其他的“标准人”更容易受伤。</p>

“就算勉强把现在的学业问题解决了,之后她也可能因为其他更多的原因而重返咨询室。”南祝仁道。</p>

“所以,她需要后续的咨询干预,来改变她的认知。”</p>

这种观点就是心理学四大主流学派中认知主义学派的观点,同时也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p>

……</p>

夏天看着南祝仁眼神中开始带着星星。</p>

中心负责老师稳了稳情绪,南祝仁的话对他的冲击很大。</p>

他不由自主地开始以学习的方式开始思考,开始往下顺。</p>

几个呼吸之后,艰难道:“那你给这个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因为什么?”</p>

南祝仁解释:“我在咨询的时候没有和她谈起任何和抑郁相关的字眼。和她说起相关话题的时候,也都是用‘沮丧’、‘不适’这些字眼来替换,避免她开始做自证预言。”</p>

自证预言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预言”,则是指对自己的某种指向未来的期望,比如“这次考试很难,我一定没法通过”。</p>

这种现象在抑郁领域很常见:当某些来访者坚信自己抑郁的时候,他的想法、行为等等,都会不由自主地朝着抑郁症患者该有的方向靠拢,开始主动断社交、主观变得疲惫,从而让不抑郁的人变抑郁,轻抑郁的人变重抑郁。</p>

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学内部从业人员对很多东西进行知识产权管控的原因,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谁知道内部资料被外人看了之后会出什么问题。</p>

也是因为自证预言,在心理疾病病症的相关评估诊断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交流的时候都会遵循轻量化的原则,把重度抑郁说成中度抑郁,把中度抑郁说成轻度抑郁,以此类推。</p>

“她现在的情况大概在轻度抑郁的范畴内,自身还具备一定的力量感,对外界的期待还没完全丧失,这是好事。”</p>

“之前她因为对学业的焦虑而暂停了对外界的探索,而我的做法是期望以我的‘作业’来代替她的‘学业’,以此减轻她的焦虑感,然后让她有目的性地把目光转向外界,而不是再关注自己的问题。”</p>

南祝仁叹了一口气:“如果她能够就此发生转变,消除掉抑郁心境,那最好;如果不行的话,最起码我们之间对‘下一次咨询’的约定也可以作为一种期待,成为她生活向上的一个锚点。”</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裁春为刃

爱喝可乐呢

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

晨星天使

末日降临:我靠变废为宝一路躺赢

醇酒美人

漫威咸鱼氪星人

歹丸郎

赌石:开局天降横财两个亿

浪迹天涯带着刀

长生修仙,与龟同行

狂奔的乌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