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第一回合
熊猫的大木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2章 第一回合,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熊猫的大木屋,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回合
以南祝仁水平,自然不会把“老师”真的当成老师。</p>
之前几次和对方有关的过程中。</p>
对方在电话里奇怪的说话方式、大鼻子和小眼睛同学对自己的诡异态度、最近突然到手的不正常案例……</p>
再结合记忆中的那场事故,以及事故发生之后的一些模模糊糊的遭遇。</p>
都让南祝仁很难把林笠霖划入到“友”方的阵营。</p>
至于是不是“敌”,还要再进行评估。</p>
也是因此,当林笠霖邀请南祝仁谈话的时候,南祝仁想也不想地就答应了。</p>
——毕竟对一名心理学专业的人来说,还有什么评估方式比见面聊一聊更加干脆的呢?</p>
虽然,这其中有一个小问题。</p>
对峙的对方,也是一名深耕心理学领域多年的学者、一名闻名遐迩的教授。</p>
心理学就是那种符合大众“越老越妖”的印象的学科。</p>
因此,在客观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运用的方面,林笠霖绝对是胜过南祝仁的。南祝仁如果贸然前来对线,反而有可能会被压制。</p>
好在南祝仁也有别的手段。</p>
早在进入办公室之前,他就开启了自己的微表情分析。</p>
之前这么配合地寒暄、打趣,实际上南祝仁是在趁着林笠霖这位心理学教授没有对自己竖起防备之前,建立属于对方的“表情基准线”!</p>
头颈刻意地放松,让表情露出松弛感。</p>
身体穿着衣服看不出肌肉状态,整体的体态语言是随意的。</p>
但——这么“随意”地一动不动近一分钟,就显得有些“刻意”了。</p>
他已经进入咨询师的工作状态。</p>
就这么一个交谈姿态,就已经能够看出来,林笠霖这次谈话的目的不是什么“师长关心学生”,而是另有所图。</p>
在这种情况下,林笠霖还说出了那句话:</p>
“你现在在对我防御。”</p>
……</p>
南祝仁差点在心里笑出声,往日里只有他的来访者对他进行防御,没想到今天他自己被人认定为在防御了。</p>
这个时候最好不要辩解说“我没有”,不然后面可能就会迎来一套丝滑的“你在否认”、“你在反抗”、“听我的”小连招。</p>
和精神分析学派那群研究潜意识的神经病聊天,有的时候就是这么恶心人。</p>
南祝仁选择用一个笑话来缓和:“老师,您不是做‘认知行为’的吗?什么时候转到‘精分’去了?”</p>
这句话把对话的氛围稍微撤离出了咨询的严肃感,变得轻视。</p>
“心理学虽然百家争鸣,但各个学派之间本质上没有壁垒,我们要集百家之长。”林笠霖摇摇头。</p>
看似像是南祝仁成功把话题带偏了,但事实没这么简单。</p>
林笠霖像是使了一记太极,他的语言看似顺着南祝仁的话题后撤微微卸力,但随后又转了个弯,以更重的力道推了回来。</p>
“我一直很担心你的状况,祝仁,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对的。”</p>
“你遭遇了意外,尤其是在咨询之中遭遇了意外,这放在其他咨询师身上是足够摧毁职业生涯、造成终生心理阴影的意外。”</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