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真面目
熊猫的大木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 真面目,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熊猫的大木屋,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真面目
“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陈婷情绪稳定了一些,率先问出自己关心的问题。</p>
因为虽然你装得很像,但依旧不像是一个抑郁症。</p>
南祝仁心想。</p>
对于任何以“症”字结尾的东西,包括Dsm-V(第五版美国精神疾病判断标准)在内的各种精神手册,诊断标准都是相当谨慎的。它们会要求来访者要符合它们罗列出来的复数的病症表现,才可确诊为“抑郁症”。</p>
但不管是哪一版手册,哪一种标准,基本都会有一个核心。</p>
那就是抑郁心境。</p>
“所谓心境,你可以理解为一种持续性的、弥漫性的情绪,它会感染你对身边所有东西的看法。”南祝仁道,“你将无法分享他人的喜悦,感受不到游戏中的快乐,甚至无法从事物中感受到‘美’。”</p>
“在我们刚刚见面的那一小会,你的情绪就迅速地波动了好几次,这是让我疑惑的第一点。”</p>
“所以随后我对你进行了投射测验。你对美好的事物发出了赞美,表达出了喜悦——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喜悦。”</p>
听着南祝仁一连串的分析,陈婷微微张大了嘴。</p>
“我之前的咨询师从来没有像你这样过。”</p>
南祝仁耸了耸肩:“所以他们都把你误诊了。”</p>
“我看看他们对你的诊断啊……呵,你都是怎么引导他们的?”</p>
陈婷看着南祝仁翻一边说话一边看着她的档案,无奈道:“我之前为了能够获得抑郁症的证明,提前上网搜过一些抑郁症的表现,像是什么食欲降低、精力下降、失眠之类的。然后在咨询的时候表现出来……”</p>
“他们没有给你做量表测试吗?严谨一点的量表对你的情况有专门的分数反馈的。”</p>
“那些几百道题的表格一拿出来我就说我头疼,只做那些只有十几题的问卷,那些很容易控制结果……”</p>
南祝仁了然点头:“不管怎么说你也是用伪装瞒过了好几个咨询师,而且还自学了不少专业知识。你真的不考虑一下以后学习心理学?”</p>
陈婷抿嘴笑了笑,笑得非常不好看。</p>
虽然南祝仁向她表达了同一立场,但小姑娘依旧是拘束而尴尬的。</p>
如果用等级衡量一下的话,她对南祝仁大概是从好感度30的“戒备”上升到了好感度50的“平淡”,距离好感度60的“熟悉”还有一段距离。</p>
虽然她重新坐了下来,身体也放松了,但是对于南祝仁的态度又进入了另外一种对抗之中。</p>
“南……老师,你既然能看出来我不是抑郁症,那能看出来我为什么要假装抑郁症吗?”</p>
你别说,还真能。</p>
但南祝仁没有选择被来访者把控话题,他轻声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希望能由你来告诉我。”</p>
陈婷立刻回敬:“你做不到吗?”</p>
按照标准的流程,这个时候咨询师应该向来访者解释,表示由来访者说出自己的问题对于咨询有多么多么重要。如果来访者继续回避问题,那就岔开话题,寻找另一个咨询方向。</p>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很多资深的咨询师发展到后期都会形成自己的咨询风格,据南祝仁所知,有个名声在外的高级咨询师就非常擅长和来访者对峙,乃至于是训斥。</p>
经常把来访者骂到痛哭流涕,但来访者哭完都表示自己获得了新生。</p>
南祝仁看了看墙上的挂钟,估摸了一下时间。</p>
那就再推一推咨询的进度吧。</p>
在刚刚咨询的时候,南祝仁敏锐地发现了陈婷的身上有一种与“紧张”十分相似、但又有着细微差别的肢体表情。</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