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一个案例
熊猫的大木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第一个案例,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熊猫的大木屋,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个案例
“咚”的一声,南祝仁正趴在办公桌上入眠,一阵剧烈的震动却突然把他惊醒。</p>
南祝仁一个激灵抬起头,就看到头发稀疏的咨询师秃顶杨正朝着自己抱歉地笑。</p>
“不好意思啊小南,打扰你休息了。”秃顶杨歉意道,“不过已经快要到上班时间了,今天是你上班的头一天,还是早点做准备比较好。虽然小佳说能帮你忙,但同事跟你客气客气,咱们却不好当真那么麻烦人家不是?”</p>
他带着得体的微笑,以及头顶倔强的毛,一边喝着小资阶级的咖啡一边悠闲地离开。</p>
杨旭稻专业的表情管理让谁也挑不出他的毛病,诚恳的语气也足够抚慰人心。</p>
但南祝仁却愣住了,因为刚刚秃顶杨那个“歉意”的微笑在他的脑海中停留住了。</p>
像是一张照片一样牢牢地印在南祝仁的虹膜上,脑子里。</p>
那个笑。</p>
还有构建出这个笑容的被牵动的嘴唇眯起的眼角、收缩的脸颊、扩张的鼻翼。</p>
都在同一时间化作信息涌进南祝仁的脑海,开始被他解析。</p>
这个秃顶杨在笑没错,但是这样的笑,太正常了……</p>
表达歉意的笑容不该这么“正常”!</p>
如果没看错,他的眼睛刚刚眯起来了——这说明他刚刚确实在‘打扰我’的举动中获得了愉悦。</p>
那不是为了表达歉意而挤出来的社交性质微笑,而是真的感受到快乐而流露出来的“正常”的笑!</p>
或者说他是用‘抱歉’的笑,来掩盖他发自内心的笑……</p>
……不对!我为什么能观察得这么细?</p>
南祝仁猛然从分析的状态中拔了出来。</p>
随后,一抹惊喜渐渐爬上他的脸庞。</p>
倒不是说南祝仁是因为分析出秃顶杨的心怀不轨而惊,那种浅显的东西是人就能看得出来。</p>
南祝仁在意的是自己刚刚所展现出来的能力。</p>
“这是……微表情分析·初级的效果?”他难以置信。</p>
……</p>
微表情分析属于心理学中行为学派的一种技法,旨在通过观察他人转瞬即逝的微小表情判断人的心理。</p>
这短短的一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一般人都会认为只要照本宣科地记住每个微表情代表的含义,然后再在实践中一一对号入座,就行了。</p>
但事实不是这样的。</p>
这里有两个问题:</p>
一、微表情出现的时间往往只有零点几秒、甚至零点零几秒的时间,常人肉眼根本无法捕捉;</p>
二、人脸不会像教科书一样,一次仅仅出现一种表情。同一时间、同一张脸上可能同时出现数十种微表情,信息干扰何其之多。</p>
很多心理学专家在分析微表情的时候都要借助录像,一帧一帧地观察目标表情的变化,去被观察者当下的心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