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湛江工业特区的建设!
H凡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7章 湛江工业特区的建设!,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H凡生,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1913年夏季湿热的空气中,被急促的马蹄声和驭手嘶哑的吆喝声艰难地压缩。
当那封带着磐石徽记火漆、浸透汗渍的密信终于被送到羊州政务公署陈念和手中时,距离邓贤在云浮山发出指令,已经过去了一天一夜。
陈念和几乎是立刻展开了行动。邓贤信中那“临机专断,先斩后奏”的授权,如同尚方宝剑,给了他面对汹汹群情时最硬的底气。他不再被动安抚,而是主动出击。
一连数日,岭南政务公署的小会议室内灯火彻夜长明。财政司长、民政厅长、法律顾问等核心幕僚被陈念和聚集起来,如同最精密的算盘珠子,在巨大的压力下高速运转。
陈念和亲自出面,分批秘密约见羊州、潮州等地最具影响力的士绅代表。
他不再空谈“富国强兵”的大道理,而是拿出了精心核算的账本和一份份“岭南开发公司”的入股意向书。
对态度相对开明者(如部分转型商人背景的士绅),他许以“开发公司”优先股和未来湛江港的贸易配额,描绘工业红利;
对顽固的守旧派(如视土地为命根的宗族长老),他则软硬兼施,一面展示邓贤肃清军中勾结地方势力的“成果”(如刘大彪的人头照片、孙富贵的供词摘要),暗示武力后盾,一面在赎买价格上做出极其有限、却足以分化对方的让步(如将部分边缘盐碱地以更低价格“捆绑”置换核心良田)。
对于核心的湛江工业特区,陈念和态度极其强硬。
他亲自带队,在军队(李先忆第1师一部)的护卫下,前往湛江实地勘界。木桩和石灰线在荒滩和渔村间划出冰冷的界限。
面对当地小宗族的哭诉和阻拦,他毫不退让,只承诺对失地渔民和少量被划入核心区的村民,优先安排进入即将兴建的工厂或工地做工。强硬的姿态伴随着军队刺刀的寒光,将反抗的苗头死死压住。
最后就是“应急款”的筹措,这才是真正的刀尖跳舞。省库空虚,德国贷款遥遥无期。陈念和使出了浑身解数。
先是弄了个 “爱国公债”: 强行摊派发行,利率极低,偿还期模糊,主要对象是广州富商和钱庄。虽遭抵制,但在情报部特工“拜访”了几家刺头后,认购额勉强达标。
再就是“特别捐输”,目标直指那些在土改中损失较小、且与香港洋行有密切勾结、民怨较大的豪商。叶怀瑾的“磐石”适时地“提供”了某些人走私、囤积居奇甚至通敌的“证据”。在牢狱之灾的威胁下,“自愿捐献”的银元流水般涌入省库。
同时压榨地方财政,严令各县提前上缴部分税赋,压缩一切非必要开支(包括教育、公共设施),甚至默许地方官员提高部分厘金税率。此举虽解了燃眉之急,却也在基层埋下了怨愤的种子。
当第一批东拼西凑、还带着各地钱庄印记的银元终于装箱,由重兵押送往湛江工地时,陈念和站在政务公署的窗前,望着阴沉的天空,感觉像是打了一场透支生命的恶仗。
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疲惫,但眼神深处,却有一丝如释重负的锐利。他给邓贤发去了简短的电报:“款已筹,路已清,湛江可动。”
湛江(羊州湾附近),一片荒芜的滩涂与盐碱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