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小小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6章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隋烽,漠北小小生,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韦福嗣嗤笑一声,脱口而出道:“无官无职,无品无阶是为卑,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是为贱……”
“啪!”
话未落音,韦福嗣的左脸上五道指印清晰可见,踉跄着后退了四、五步直到撞到木栅处才堪堪止住身形。
“竖子尔敢!”
韦福嗣呆立了足有三息后才爆发出尖锐怒喝,嘴角淌出的鲜血滴在胸襟前的白狐袄上,显得格外醒目。
木栅内官员、使臣,大道对面的百姓被这一幕瞬间吸引,原本还喧嚣的场面刹时间安静了下来。
“本官出身寒微,得蒙天恩,忝居别驾之位,官至四品却未敢忘埋骨辽东的同袍,未敢忘血染漠北的士卒,更不敢忘汗撒田地的百姓。
若无士卒疆场死战不退,若无百姓田土含辛供养,怎会有我朝万里之疆,百国来贺之景象?你享盛世之太平,食百姓之俸禄居然视其为卑贱之人?
圣人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尚且食不过三味,日夜忧民。
开皇十四年逢大灾,圣人率饥民就食洛阳,遇老弱者避之,遇负重担者帮之,天下人无不赞仁义之举,视万民如赤子,躬行节俭,与民同苦!怎地到了韦舍人处,供养社稷、扞卫疆土的百姓,倒成了上不得台面的卑贱之人?!”
萧邢的话语字字如锤,敲在众人心头,却又声声如针,狠狠地扎在韦福嗣的心头上。
韦福嗣冤,作为冤枉他的人,萧邢更是知道。
这一手偷天换日,不仅将韦福嗣钉在了道德洼地里,更是借机捧了一手皇帝老儿。
他不仅是在斥责韦福嗣,更是在提醒所有人——这太平盛世的根基何在?这煌煌大隋的荣耀何来?是皇帝的爱民如子,是无数无名士卒与百姓的血汗!
“我的两位兄弟……一个死在了辽东……一个死在了漠北……”
对面人群中那沙哑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哽咽,充满了悲怆与认同。
这声音如同导火索,瞬间点燃了沉寂的民意。
只是这声音在萧邢一行人听来颇有几分耳熟……
“我爹就是那年跟着圣驾去洛阳就食的!要不是圣人的粥棚……” 一个粗犷的汉子在人群里喊道。
这个声音萧邢也耳熟……
“对!圣人仁慈!”
“圣人才是真正体恤咱们小民的!”
“没有圣人,没有那些死战的兵爷,哪来的安稳日子看傩戏?”
“姓韦的小儿,枉为人子!”
“看他那白净怂样,怕不是宫里的太监吧……”
“尽扯蛋……宫里的太监是没卵用,瞅他那样,一定是卵没用……”
百姓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不再是看热闹的喧嚣,而是带着一种朴素的愤怒和对皇帝深深的感激与认同。
他们看向韦福嗣的眼神充满了鄙夷,言语中夹杂着戏谑的调侃和不屑。
韦福嗣被这汹涌的民意和萧邢引出的“圣人恩德”堵得面无人色,浑身颤抖,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他想辩解,想斥责萧邢故意诱导众意,但在“圣人爱民”这面煌煌大旗和汹涌的民情面前,任何反驳都显得苍白无力。
韦福嗣感觉无数道目光像针一样扎在自己身上,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就在这时,一个威严沉静的声音伴着承天门洞的回响,压过了所有嘈杂:
“肃静!”
众人望去,来人是一个发须全白的太监——陈守成。
“陈公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