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小小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0章 宫廷讲学,隋烽,漠北小小生,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风纪官鞭子都快甩烂了,殿内仍是嗡声不断。
隋文帝这回可算是听清了,正准备夸奖几句,谁料裴肃再度开口:“臣建议从国子学、科考官员中各挑两人,坐而论道,也算是一桩美谈。”
朝堂霎时死寂。
这下轮到隋文帝不淡定了,笑容僵在脸上,将裴肃推出去砍了的心都有了。
国子学是朝廷的最高学府,里面除了刚刚送来的二十名突厥贵族子弟,余下的学子、博士都是世家子弟中的佼佼者。
裴肃这提议看似公平,实则包藏祸心。
分科取士从开皇七年实行,以州为单位,每年推举三人,这十来年间通过科考致仕的官员极少,考上之人也如杜正玄一般,多在地州任职。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看似简单,其实不然。
首先,得有统一的文字。
其次,要有主流的社会认同体系,也就是说考的内容要统一。
再次,知识传播的成本要足够廉价,如果书的价格远远超出了百姓的承受范围,那除了世族又能产出几个寒门的学子?
“臣附议!”
国子祭酒元善发须全白,举着笏板第一个站了出来。
“陛下,臣也觉得此举可行。”
礼部尚书韦世康也出来附议。
众文官一看两位重量级的大佬都下场站台了,胆气更旺,纷纷举着笏板出来请愿。
隋文帝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扔出去的飞刀转眼就成了对手的武器,金口玉言,又不好立即反悔,只得强挤出一丝笑意问道:
“那……那元爱卿以为科考致仕的官员推选谁来讲学合适?”
站在最前面的国子祭酒元善,刚才只顾得在心里暗赞裴肃机智,却没有想到这一层,被隋文帝当面一问,绞尽脑汁也想不起一个科考致仕官员的名字,不由老脸通红。
其实这也怪不得他,这十来年科考致仕的官员本就少得可怜,又多在地方任职,他一个国子学的祭酒又怎能喊出几个名字。
不光是元善,连裴肃、韦世康等人也是面面相觑……
萧邢咂巴着嘴,看得津津有味,看皇帝老儿和一众大臣极限拉扯,连困意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臣举荐一人!”
元善大喜,回头在文官队伍里扫视了一圈,正纳闷为何只听其声,不见其人时,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从武将队伍里走了出来。
文官们一头雾水,武官们更是嘴角直抽——哪个显眼包去掺和读书人的事,看热闹不好吗?
萧邢循着声音望去,顿时如同五雷轰顶,手心冷汗直流——杨玄感。
坐在前面的越国公杨素原本在闭目养神,听到自己儿子的声音不由睁开眼微微蹙眉。
他身边的内史令杨约刹那的错愕后,立刻明白了其用意,嘴角不由上扬了半分。
元善大失所望,敷衍问道:“杨总管,你举荐何人?”
杨玄感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笑脸,往四品文官列队的地方扫过一眼,这才朗声开口:“臣举荐司隶台别驾——萧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