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钩钓金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1章 爱的轮回,铜镜约,金钩钓金鲤,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时的谢婉清,心中满是对诗会的憧憬。她想象着那些文人墨客们在亭中吟诗赋词的场景,他们或激昂慷慨,或婉约细腻,用文字描绘出世间的美好与沧桑。她多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与他们一同探讨诗词的魅力,可现实却让她只能站在这棵桃花树下,远远观望。然而,即便如此,眼前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以及那隐隐传来的诗词之音,也让她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满足与愉悦,仿佛这片天地,便是她此刻最美好的诗章。
诗会在湖心亭热烈地进行着,暖阳洒下的光辉仿佛也被这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愈发温柔地倾洒在众人身上。随着时间推移,诗会渐入高潮,满座的文人墨客皆按捺不住心中的才思,纷纷起身吟诗赋词,一展自己的卓越才华。每一首诗词都似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春日的湖光山色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有人以豪迈之词描绘山河壮丽,有人用细腻笔触倾诉春日情思,引得众人时而击节赞叹,时而低头沉吟。
就在众人的情绪都被调动到顶点之时,秦风从容地站起身来。他身姿修长,一袭素色长衫随风轻摆,宛如一幅淡墨勾勒的画卷。手中紧握着书卷,那书卷仿佛承载着他内心深处的诗意与情怀。他微微仰头,目光望向远方的湖光山色,似要将这春日美景尽收眼底,融入笔下的诗词之中。
随后,他朗声道:“春日湖光映碧天,桃花落处水含烟。扁舟摇曳清波上,疑是桃源世外仙。”那声音清朗而悠扬,如同山间清泉流淌,又似林间清风拂过,在湖心亭中缓缓回荡。这短短四句诗,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瞬间为众人打开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画卷。在众人的想象中,春日的湖光与湛蓝的天空相互辉映,美得如梦如幻;湖畔桃花缤纷飘落,那飘落之处,水汽氤氲如烟,宛如仙境;一叶扁舟在清澈的水波上轻轻摇曳,仿佛舟上之人已然误入桃源仙境,成为了那超凡脱俗的仙人。
此诗一出,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如雷般的叫好声。有的文人抚掌称赞,对诗中的精妙意境赞叹不已;有的则微微颔首,眼中满是对秦风才情的认可与欣赏。这诗词不仅描绘出了眼前的美景,更融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悠然心境,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沉醉其中。
而在不远处,静静站在桃花树下观望的谢婉清,同样被这突如其来的美妙诗词所吸引。她原本正专注地看着湖中的景色,那朗朗的吟诗声如同一缕清风,轻轻拂过她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她不禁抬眼望去,只见那吟诗之人正是秦风。此时的秦风,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自带光芒。素色长衫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眉眼间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儒雅之气,仿佛从诗画中走出的人物。
那一刻,谢婉清的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她的心跳陡然加快。她呆呆地望着秦风,眼神中满是惊讶与疑惑。这种感觉如此强烈,仿佛他们并非初次相见,而是在漫长的岁月中,早已相识相知。在这一瞬间,周围的喧嚣仿佛都已远去,她的眼中只剩下那个站在湖心亭中,吟诗的儒雅男子,心中的好奇与好感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迅速生长。
秦风念完诗词,在众人如潮的叫好声中,谦逊地向四周拱手致谢。不经意间,他转头随意扫过湖边的人群,目光瞬间如被磁石吸引,落在了谢婉清身上。
刹那间,一股奇异的感觉涌上秦风的心头。眼前的女子身着一袭淡粉罗裙,虽质地朴素,却难掩其清新脱俗之态。她的面容宛如春日绽放的花蕊,秀丽而柔和,肌肤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能掐出水来。那一头乌黑的秀发简单地挽起,一支桃花簪子斜插其中,增添了几分别样的风情。
而最让秦风心动的,是她那双明亮的眼睛。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清澈而灵动,又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仿佛在诉说着前世今生的种种。当他的目光与谢婉清交汇的瞬间,一种强烈的似曾相识之感扑面而来,仿佛他们在某个遥远的时空里,早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秦风的心跳陡然加快,握着书卷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他微微皱眉,努力在记忆的长河中搜寻,试图找到与眼前女子相关的蛛丝马迹。这种熟悉感如此真切,绝非错觉,可他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究竟在何处与她有过交集。
在这短暂的对视中,时间仿佛凝固。周围的喧嚣声渐渐远去,只剩下他与谢婉清两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独立的时空之中。秦风呆呆地望着谢婉清,眼神中满是疑惑与探寻,而谢婉清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目光中的异样,脸颊微微泛起红晕,羞涩地低下了头。
片刻后,秦风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赶忙收回目光,心中却依旧无法平静。这场不经意的对视,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泛起层层涟漪,让他对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女子充满了好奇。他暗自思忖,这女子究竟是谁?为何会给自己带来如此强烈的熟悉感?难道,这便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在这诗会的美好春日里,重新相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