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钩钓金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章 指点太子破局,铜镜约,金钩钓金鲤,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子微微点头,神色凝重:“秦公子与道长所言,我记下了。只是如今父皇身边奸佞环绕,想要揭露他们,谈何容易。”

秦风握紧拳头,说道:“殿下放心,我会动用一切力量,帮殿下查明真相。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太子感激地看着秦风与清风:“有秦公子与道长相助,我便放心许多。若能度过此劫,他日必当重谢。”

太子满怀忧虑地看着秦风,迫切希望能得到可行的办法摆脱困境。秦风神情严肃,有条不紊地说道:“太子殿下,如今局势复杂,当务之急有以下几件事需您立刻着手。”

“其一,将陛下赐予的宫女全部交由太子妃严加管理,殿下务必自此与她们保持距离。如此一来,那些小人便再无可乘之机,无法借此污蔑您调戏宫女。这不仅能堵住他们的悠悠之口,更能彰显殿下您品行端正。”

太子微微点头,深知此举对于澄清自身形象的重要性。

“其二,向当朝有名的大儒讨教各种治国之道以及儒家学说。殿下可时常与大儒们深入探讨,展现出对学问和治国理政的热忱。同时,安排可靠之人,装作不经意间让陛下知晓此事。如此,陛下便能看到殿下您勤奋好学、心系天下的一面,对那些诋毁您的谣言自然会有所怀疑。”

太子眼神一亮,这的确是个树立正面形象的好办法,能让父皇看到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

“其三,殿下需与朝中大臣保持适当距离。当下局势微妙,小人极易诬陷您结党营私,这可是陛下最为忌讳之事。殿下务必谨言慎行,避免授人以柄,让奸佞找不到可攻击的破绽。”

太子面色凝重,意识到自己之前或许在与大臣交往中未足够谨慎,以后确实需更加小心。

“其四,殿下可借着讨教如何驱除匈奴为由,多与陛下接触。匈奴一直是大汉的心腹大患,陛下必定极为关注。殿下以此为契机,与陛下深入探讨战略战术,既能展现您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又能增进父子间的感情。如此,那些离间您与陛下关系的谗言便难以得逞。”

太子深以为然,连声称是。

最后,秦风郑重说道:“殿下,以后切勿再亲自前来,以免引人怀疑。若有要事,可派心腹之人悄悄来此问计。我与清风道长定会竭尽所能,为殿下排忧解难。”

太子感激涕零,紧紧握住秦风的手:“秦公子,此番大恩,刘某没齿难忘。日后若有差遣,刘某定当全力以赴。”

送走太子后,秦风深知自己已深深卷入这场宫廷风云之中。每一步计划都如在刀刃上行走,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但为了阻止巫蛊之祸的发生,拯救无数人的命运,他别无选择,只能与清风一道,精心布局,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为太子、为大汉王朝寻得一线生机。

太子回宫后,立刻雷厉风行地按照秦风的建议展开行动。他将汉武帝赐予的宫女全部交予太子妃,严令其严加管束,并明确规定,没有太子妃在场,宫女不得靠近太子,书房等地更是严禁宫女涉足。太子妃深知此事的严重性,将宫女们管理得井井有条,使得那些关于太子调戏宫女的谣言不攻自破。

同时,太子开始大张旗鼓地向儒家各学派的大儒讨教治国之道与儒家学说。他每日虚心求学,与大儒们深入探讨经义、民生、政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长安城的大街小巷渐渐传开了太子好学不倦的美名,不少人对太子的品行和才学称赞有加。而这些消息,也如秦风所计划的那样,不经意间传入了汉武帝的耳中。

在日常生活中,太子谨言慎行,与朝中大臣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避免给人留下结党营私的把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语,他都再三斟酌,行事稳重得体,让那些企图诬陷他的小人找不到丝毫破绽。

不仅如此,太子时常以匈奴扰乱边疆为由,主动向汉武帝请教如何驱除匈奴、安定边疆的各种问题。每次讨论,太子都做足了功课,提出的见解虽不乏稚嫩之处,但那份对国家大事的热忱与关心,却让汉武帝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汉武帝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对边疆战事充满激情与抱负。随着一次次深入的交流,父子之间的感情逐渐升温,汉武帝对太子的疑虑也在不知不觉中消散了许多。

一段时间后,皇宫中的氛围明显缓和。苏文、常融、王弼等小黄门太监见他们精心编造的谣言如泥牛入海,毫无效果,心中又急又恼,但却一时找不到新的机会来诬陷太子。而太子这边,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成功地稳定住了局势,在汉武帝心中重新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然而,秦风与清风并未因此放松警惕,他们深知,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不会轻易罢休,一场更为激烈的交锋或许正在悄然酝酿。他们密切关注着各方动态,时刻准备应对新的危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八零:牛马老太重生,这次我当搅家精

爆米花不完

你一个德鲁伊跑去修仙?

白狐不是大叔

重生六零:资本大小姐搬空家产去追夫

灯符

七零知青她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风色芽

修真大佬的都市生活

吾乃奇迹

隋烽

漠北小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