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风起之时,青萍之末
竹柒墨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6章 风起之时,青萍之末,纨绔六皇子,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竹柒墨痕,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断关·宁凡大帐,夜未央。
厚重帷幕之外寒风猎猎,偶有细碎雪粒击打帆布,发出如急雨拍荷之声。
帷幕内灯火通明,数案摊开,沙盘之上,边关山势、河道、敌营位置尽在一目了然。
炭盆温着帐中暖意,却未能驱散空气中沉郁紧迫的气息。
宁凡立于沙盘前,身着深灰战袍,外披猞猁毛裘,手中持一封风引司加急密信,眼神深邃如夜。
他指间轻轻摩挲信纸边角,仿佛其中密密麻麻字句可再析出更多隐秘线索。
信是苏浅浅第二次设法传出,字迹略显潦草,却清晰传达几个关键情报:
王恒疑似将“星黄藤量产”假消息放入秦军情报体系;
秦如月迫切追问扰火原理,意图研制某种“反制”火器方案;
更暗示王恒与秦如月之间,可能已达成某种“默契”。
“……扰火原理、秦如月的执着、王恒的信息传导……”
宁凡自语,眉峰微蹙。
他将密信放下,转身道:“谢工已确认‘凝雾素’可在特定金属上残留荧光反应,落鹰涧试验亦初见效。”
“若敌真试图渗透,将极可能接触侦测粉布设区域。”
荀破立于一侧,气色尚显苍白,眉间却已恢复旧日锐利。
他自京城奔回,仅简述“沈彦带回实证、沈家余毒清算、王恒叛出”等重点,便与宁凡一同评估当前态势。
他沉声应道:“王恒此举,是虚则实之。”
“他知我等欲守不欲攻,便欲以假情报引我分兵探查,待我内部不稳再图破局。”
宁凡颔首,唇角却露出一抹冷淡笑意:“他若真信我会轻举妄动,倒也是高看了我。”
他目光扫过沙盘,道,“命风引司立刻追踪假情报散播轨迹,三重交叉比对。”
“如遇任何未明来源线索,立即隔离调查。”
“谢工工坊即刻进入半封闭运作状态,侦测粉小批量配发至天断关各要点与落鹰涧核心哨所,设立荧光回报机制。”
一旁谢鸢略一思索,掏出笔记本,麻利记录。
她眉宇之间依旧可见数处新近结痂的细伤,却毫不在意。
她补充道:
“凝雾素纯度仍有浮动,荧光稳定性受温度影响,现阶段宜以小规模测试为主。”
宁凡点头,语气肃冷:“务必确保分发范围精准、不外泄、不重叠。”
“周拓那边,命其以‘例行检测’为名,抽查秦军活动地带之荧光回馈,以确认是否已有小股渗透。”
风越发大了,帐中灯火微颤,宁凡目光落于沙盘中标示秦军兵线的赤色小旗上,语气一字一句:
“敌非秦军,而是潜蛇、内鬼、旧毒未清。”
他语罢,举步走向内案,取出一封信信。信上只二字:“已知。”
他在信末添数句,封蜡,再交予荀破:“此信,送予蒙武。”
荀破接过,眼神微敛:“他如今境况已至极点。”
“所以,更需信任。”
?
京城·暗巷茶肆。
寅时未至,整座皇城尚在沉眠之中,惟有东南角一条老旧街巷内,数家夜茶铺昏黄灯火未灭。
窄巷间夹着湿冷水汽,积雪初化的石砖上水痕斑驳。
一家茶肆内,账房先生模样的中年男子正低头翻着账本,穿着寻常,神情温吞。
他面前坐着一名操北荒口音的行商,神色焦躁,手指不停在膝上敲击。
账房低声道:“消息是从广渠来人手中得的,不敢妄断真假,只言‘星藤之用已破’,大秦即将重启旧案工坊。”
行商骤然瞪大眼,语气压低却难掩惊骇:“你可确定不是故布疑阵?”
账房先生微微一笑,淡然道:“我是记账的,不管真假,只做传递。”
二人言语之间毫无破绽,待银钱交割完毕,行商离去。
却不知店外阴影里,一名身形干瘦的老者已悄然离去,他袖中暗藏的风引司腰牌在风中微晃。
他低声自语:“鱼已咬钩。”
?
大秦别苑·静思堂外。
夜色深沉,天地俱寂。
浓云如墨,将残月吞噬。石室四周冷气渗骨,连水汽都仿佛被冻结。
苏浅浅倚着墙角,双唇泛青,眼下乌青浓重,身上的薄毯已三日未换,连原本每日送来的米汤也被减至一半。
她手指轻捻那枚缝藏微密情报的蜡丸,指甲缝中早被挤得生疼,但她未有一丝松懈。
石门忽地“吱呀”开启,灰衣嬷嬷捧着一盆盆景缓缓走入。
那是一株星黄藤,枝蔓干瘪,叶片枯黄,似随时将死。
“这是……什么意思?”苏浅浅声音干涩。
嬷嬷眼神复杂,未言语。她将纸笔放在案几上,低声道:
“她让你解释……藤液的反应机理,越详细越好。”
苏浅浅看了藤蔓一眼,忽地笑了,笑意中却带着彻骨寒意:
“我若说完,是不是就能吃饱喝暖?”
嬷嬷的指节收紧,却终究未出声。
苏浅浅缓缓挪动身体坐起,手指搭在藤蔓上,语调平稳:
“藤液于高温下爆裂而不燃,是因内含一种凝态胺质,需在温差交替中激活。”
“其稳定状态反而最为致命……”她边说边从袖中取出剥落的细叶,用指甲划出几道暗痕,在不引人注目之处,留下微弱字样。
藤液顺叶脉滴落,颜色略微偏灰,是她故意添入的细微杂质。
嬷嬷目光掠过,似有所觉,却终未言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