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金笼梅落,暗香自凝
竹柒墨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8章 金笼梅落,暗香自凝,纨绔六皇子,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竹柒墨痕,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名被安排来看守她的新仆,是个沉默无声的老嬷嬷。
年纪五旬以上,面目干瘦,眼窝深陷,双目一黑一灰,似是旧年中毒所致,瞧人时阴鸷狠厉,令人不寒而栗。
此人被唤作“哑嬷”,因其缄口不语,实则并非真哑,而是多年习惯于“无声行事”。
此时,她站在门槛外,身着墨灰衣袍,背脊挺直,手中捧着一盏铜灯。
一言不发地看着苏浅浅。
目光如刀,从书页扫过,又落在她素净的脸上。
“天阴得紧,”苏浅浅依旧垂眸,“不点灯,字便瞧不清了。”
哑嬷缓缓走入,将灯放在书案左角,香芯刚一拨亮。
幽黄火光便跳跃起来,照亮她眼角那一丝风霜斑驳的纹路。
“多谢。”苏浅浅合书,轻声道,双手恭顺交叠放在膝上,眼中却藏着一抹幽深的亮意。
她早已知晓,这几日是秦如月亲自下令,撤换了原先的一切仆役。
不仅更换了饮食与炊具,就连屋内熏香、灯油都换作她府上配制。
连书架上的书,也被翻检过两轮以上,装订残旧的。
被丢去修缮,几卷被称作“无用杂录”的甚至被命人带出院落。
苏浅浅没有阻拦。
她不敢,更不愿去引人注意。
——因为,某些她真正想要传出的信息,正藏在那几本被弃去的“旧书”之中。
她轻轻转动指间的笔杆,那是根旧制玉柄银钩笔,笔毛已换过几次,却一直未丢。
银柄下方的握节略显磨损,却仍可见当初北荒所赠图案:
三角蛇目,似开未开,犹如警醒天地间一切动荡与潜变。
她心思转得极快,但神情始终温顺,从容中透着恬静,不见半点慌乱。
那哑嬷虽似未动,却已悄然绕至书案后,翻看书页数行。
她瞥见苏浅浅写于页边的一行小字——
“黄藤常生于阴湿之壑,藤茎分节而疏,中空,叶尖细长,涂汁于火石,则火性为之一滞……”
哑嬷眉头轻皱,却并未多言,只冷冷地抖了抖手中的帕子,擦拭那书脊。然后,默然离开。
等她脚步声渐远,苏浅浅才敢缓缓吐出一口气。
手指压着书页一角,那隐约被特制墨水书写的字迹,在铜灯火光下悄然显现:
几笔纤细如毫的字,交错于正文行间,宛如误笔,却在她眼中清晰如星:
“星黄藤,汁液遇火则化雾凝脂,能扰火油,引信受阻,或为反制之机……”
她闭目,脑海浮现出当日在书库密室中惊鸿一瞥所见的旧工部笔记残页。
那上面所记,正是前朝某种曾用于“抑火”的试验材料,其中一项,就赫然有“星黄”之名。
她握紧手中笔,眼神中燃起一线微不可察的希望。
若此物真能扰惊雷之性,哪怕仅是部分效应,便已足够她与宁凡之间。
多出一线谈判的筹码;若能传出,便是死,她也甘之如饴。
铜灯摇曳,案前女子如画静坐,影子落于地上,仿若一株枝节未断、仍待春生的藤木,在寒冬深处,暗自聚势。
门外传来声响,随即,一道熟悉的、冷冽的女音传入:
“浅浅妹妹,近来安好?”
那声音如同掺了冰屑的银铃,带着温柔的外皮,却裹着最致命的刺。苏浅浅抬起眼眸,一瞬敛尽神色,起身施礼。
“月姊姊安。”
门被推开,秦如月身着银鼠皮褂,发挽如意髻,眉眼如画,嘴角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她脚步轻盈而有力,身后两名女侍低眉顺眼,手中各持檀盒,一盒香饼,一盒香木。
“今日天冷,我特唤人送些暖香来,浅浅妹妹怕冷,素日又喜梅香,我便叫人调了香方,可要试试?”
苏浅浅柔声应下:“有劳姐姐惦记。”
秦如月一边走近,一边不着痕迹地扫视书案陈设与屋中摆设。
尤其对那案上的《草木本草辑遗》多看了两眼。
“这书……我小时候也曾翻过,觉得枯燥得很,浅浅妹妹竟能一看再看?”她随意笑着。
“浅浅无事,且文字平静,观之可安。”苏浅浅低头。
“嗯……”秦如月若有所思,忽而话锋一转,“那‘洗心苑’里的那盆星黄藤,可还记得?”
苏浅浅神情未变,轻轻一顿后,道:“彼处已多年未去,倒也模糊了。”
“是吗?”秦如月轻笑,指尖摩挲着香饼盒,“我却记得那花藤每到冬日开得颇艳,藤叶似蛇鳞,汁极腥辣。”
“后来园丁误饮,差点命都没了。”
“世间之物,有时看似静美,其实毒隐深处,防不胜防,妹妹说是不是?”
苏浅浅垂首:“月姊姊教训得是。”
秦如月看着她,眸光如冰,良久才笑道:“罢了,今日不多扰你。”
“嬷嬷,去吩咐厨房,晚膳换淡食,妹妹这几日面色不好。”
“是。”
哑嬷应声,转身离去。
门关上那一刻,苏浅浅身形微晃,却很快站稳。
她望着桌上那卷《草木本草辑遗》,指尖轻敲其角,声音轻若雨点。
——秦如月,已经开始怀疑了。
再拖,便再无机会。
她缓缓抬头,看向窗外那树下雪未落尽的残梅,轻轻闭目,口中无声呢喃。
“但愿……有人,看得见这星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