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半机械农具
观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1章 半机械农具,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观祗,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什么事了没有?”,对于黄部长突然打来的电话,李枭有些疑惑道,计算机研究所那边,虽然这两个月没过去,但应该也不会出了什么事。
“这个没有说,不过听黄部长的语气,应该不是什么大事。”。
“不是大事就行。”。
和媳妇俩聊了会天,逗了逗孩子,李枭就又去了书房,转身进了空间,查找起了关于机械农具的资料。
虽然他之前设计手扶拖拉机的时候,查找过不少类似的资料,但当时注意力都在手扶拖拉机上了,还真没注意其它农具。
这一次李枭就想着干脆就把一些设计比较简单的农具,一次性都弄出来。
只不过让李枭没想到的是,国内研发的半机械农具竟然那么多,也是让李枭有些佩服这个年代人们的创造力。
就比如双轮双铧犁,所谓的双轮双铧犁,就是双轮双铧的犁,它是在手动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增加了两个两个铧头和两个轮子,虽然设计简单,但比起手动犁要省事不少,可以日均耕地10—12亩。
并且耕深可以达到16厘米,耕宽可以到40厘米,无论是速度还是耕深、耕宽都要比传统犁要优秀。
不过根据李枭查的资料,这种犁在今年的时候已经开始进行推广,但因为比较笨重、转弯困难,特别是在南方的水田里,所以这种犁在北方用的比较多,根据实验显示地增产可以达到9.2%—22.2%。
还有新式步犁也是一样,南方用的就比较多了,深耕可达到15厘米,耕宽18厘米,日均可以耕5—10亩,虽然比不上双轮双铧犁,但比起传统犁还是要强上百分之二三十的。
又详细查了查,最后李枭发现这款犁,在今年也已经定了形,不过这也是好事,越早制造出来农民也能更省事。
找来找去他最终把目标放在了6样半机械农具上。
水田犁、脚踏\/手摇水车、快速割禾器、马拉摇背收割机、五齿轻便耘锄和开沟器上。
像是水田犁,它是在传统犁基础上优化,专为南方泥泞水田设计,比起曲辕犁效率可以提高40%,并且防下陷结构,还能减少陷泥故障,可以适应更多地区,就比如丘陵、湿地地形。
脚踏水车也是一样,是由安徽一个叫做张福来的人,在1958年设计出来的三轮脚踏水车。
快速割禾器则是1958年的时候研究出来的,结构极其简单,只需要铁架+锯齿刀片,这种割禾器比传统镰刀快2倍,每日可以收割小麦、水稻4到6亩。
马拉摇背收割机出现的年代要更远一些,1960年的时候才在毛熊的技术上进行了本土化,比人工收割快5倍,但需要马来配合,日收可以达到20亩,还可以自动捆扎秸秆。
当然结构比快速割禾器要复杂多,含齿轮传动、曲柄摇臂、捆扎机构。
五齿轻便耘锄则是1962年的时候出现的,比手锄除草快3倍,还可以调节深度,结构也是比较简单的。
铁制五齿+可调行距支架就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