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捐赠《永乐大典》
南山大镖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章 捐赠《永乐大典》,诸天影视行之我有一座岛,南山大镖客,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先不管是什么情况,保持着和对方的联系,因为滋事重大,我就不搞表决那一套了!”
“从现在开始,我们厅正式成立紧急小组,专门负责《永乐大典》事项的跟进。”
“至于组长,暂时就由小吴出任组长,全权负责处理此事!”
其他人虽然略有微词,但这件事毕竟是人家手下发现的,也不好多说什么。
但对于老厅长来说,他这么做,更多的还是为了提拔老下属。
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老厅长觉得,这位老下属,不仅尊敬自己,有眼力见。
而且为人处世十分到位,性情又比较温和,最起码他退下来后不会拆他的台。
“是!”
厅长口中的小吴,就是小雯的直属上级,吴处长,从来到国安就受老厅长领导。
此刻听对方称呼他一句小吴,他是直接暖到了心里。
心里对于这位老领导也是十分感谢,如果他真的能抓住这次机会,说不定职位还真的能更进一步。
众人离开厅长办公室后,老厅长也将这件事汇报给了自己的老领导。
毕竟这么大的事,要是真的还好,要搞到最后只是一个乌龙,他也扛不住压力。
就这样逐级上传,一时间京城很多大人物都被那隽一封邮件给惊动了。
而造成这一切的那隽,对此并不知晓。
此刻的那隽身穿亚麻衬衫,卷着袖口,正牵着李晓悦游走于北京的夜市。
二人步行进鼓楼西的夜市,卤煮锅腾着白雾,摊主举着长勺吆喝。
李晓悦踮脚去够糖油饼,那隽则在身后替她挡住往来的人。
像这样,各种美食摊前,各种其他小摊前,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晚上回去,那隽有些担心对方以为他是骗子,又随手拍摄了几张永乐大典的照片发到了小雯的邮箱。
便和李晓悦在进行十分投入的运动后双双进入梦乡。
那隽不知道的是,他晚上睡觉前拍的照片一传过去,国安局就请了专家过来。
在相关专家教授验明真伪后,整个四九城这边彻底炸开了锅。
“王教授,怎么样,能确定永乐大典内容的真假吗?”
“真的?假的?”王教授叹了口气反问。
众人没想到王教授说话是个大喘气,一下子心里七上八下。
“当然是真的了!而且真的不能再真!”
“你们知道现在存世的《永乐大典》是哪一版吗?”王教授问道。
“现在存世的基本都是明代嘉靖版本吧!”有个国安局的小同事回应。
“嗯嗯!”王教授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
“但这个可不一样,这个是真正的永乐版的!”王教授的话如平地起惊雷。
一时间炸懵了在座的国安局同志。
要知道,如今存世的那800多卷永乐大典,全部都是嘉靖年间修正的副本残卷。
而且就这800多卷,如今还散藏在十余个国家各地区的数十个收藏机构。
真正的永乐版的《永乐大典》,至今为止还没有面世过。
至于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几百年时间过去,早就成为了一个谜团。
有人说永乐版的《永乐大典》随着永乐大帝陪葬在地下。
也有人说是李自成或者满清入关时被他们破坏或者焚毁了。
从各种猜测中,也不难看出,后人对于永乐大典的喜爱。
后世之所以有嘉靖版永乐大典留存下来,也是因为嘉靖对其的喜爱。
这也是后人评论嘉靖时,对其文治方面的肯定的一个原因。
因为如果不是他,我们这些后人都不一定有幸能见到《永乐大典》,哪怕只是修正版的。
“既然他那边有拓印版,是不是意味着原版也在他那边!”
有人突然提出这个想法,让所有人内心有些火热。
“虽然有些难度,但我们国安想查的事,还没有查不出来的!”
这次开口的是国安部整个国安部排第一的技术大拿。
平时一些国安局碰到的技术难题的攻坚,都是他带领着团队进行的。
“不要轻举妄动,先把对方手中的拓印版拿到手里再说!”
“对方不会没有目的的,根据对方的目的,到时候再调整我们的战略部署!”
厅长警告了刚才提出意见的那人一声,当即拍板做了决定。
很快,根据上级指示,国安部内部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
专门负责处理此次《永乐大典》事宜,吴处长的小组也并了进去。
当第二天对方问那隽捐赠永乐大典,他有什么要求时,那隽一时间有些愣住。
按照市面上现存的嘉靖版本,一册永乐大典价值大约在3200-6500万元左右。
(参考:2020年巴黎拍卖会上,两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以6400万元人民币成交,平均单册价格约3200万元)
要是这样算的话,一整套永乐大典,一万一千多册,价值不得在3300多亿。
这还是按照嘉靖版来计算,永乐版的价值肯定在其之上,哪怕说翻个倍也不过分。
还有就是全套永乐大典,里面包含了大部分的绝本孤本。
这样看来,其价值更加是不好计算了。
单纯的要钱,估计会对货币流通产生影响,别说国家拿不出那么多钱。
就算国家愿意付出一定代价拿出来,性价比也是最低的。
还不如换成一些技术资料等等,突然那隽想到这万一以后穿越到抗战年代,这第一个需求不就有了。
接下来,那隽想到自己的系统空间,是不是应该建立一个大型的生活区。
既然要建,那干脆索性建立一个现代化城市好了。
思索了两天,那隽心里慢慢有了决断。
他总共提出了两个自己的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