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洲际导弹一直以来的制导方式,都是以惯性制导为主
豪门俱乐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3章 洲际导弹一直以来的制导方式,都是以惯性制导为主,军工雄途:陈今朝的霸世征途,豪门俱乐部,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卫星所提供的作用,主要针对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并不是参与洲际导弹实际的发射工作。
因此,换成激光陀螺仪后的新一代惯性制导系统有多重要,便可想而知了。
如若不是太过重要,陈今朝的师父江淮之前也不会亲自打来电话要。
理论上说,用上激光陀螺仪, 一万公里射程的洲际导弹,命中精度能达到100米以内!
这精度,已经不比其他制导方式的精度差了!
并且,更可怕的是,对于陈今朝而言,这个冷知识也不是不能打破。
因为……他有‘黑障通讯技术’啊!
诸多顶级、先进、引领时代的超级技术在手,理论上说,研发自己的东风家族导弹,对于陈今朝而言,并不难。 好像只要将这些技术都拼凑在一起,就能打造出自己的东风家族导弹杰作’。。
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要想超越前辈,要想打破前辈们留下的历史记录。
陈今朝需要考虑的东西还有很多。
比如,新型号东风导弹的精准度!
这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是洲际导弹的打击精准度。
一个是超高速运动下对移动目标的精准度。
洲际导弹打击精准度的重要性,关乎核战争的关键问题——不能让对手拥有核反击的能力。
这一点,很好理解。
核战争的关键,永远不在乎威力大小,射程多少。
常人所以为的,是既然都装上了核弹,既然射程都能全面覆盖敌人全境了,那还讲究什么精准度啊?
差个一公里,十公里的,又有什么区别?
可事实,却与常人所想象得截然不同。
从各国的导弹发展史就能知道,不管是哪个国家,都在追求导弹打得越准越好。
只有导弹打得准了,才能有效地将敌人的所有关键节点打掉,才能彻底摧毁敌人的核反击力量。
所谓的拿威力来弥补精准度’理论,有用。
但绝对不是万能论。
这就相当于导弹扔出去了,说是炸人家的军火库,却打到了人家的食堂一样。
那价格高昂的导弹,便失去了它的最大价值。
更何况是针对防护本就严密的核反击设施呢?
如果不能精准打击,彻底摧毁,核反击一旦起来,那就是最大的难题和危险!
这也是为什么战略核潜艇被世人称呼为‘镇国神器’的原因。
你永远不知道它藏在世界的哪个角落?
而一艘战略核潜艇能放十枚洲际导弹, 一枚洲际导弹又有若干个核弹头。
想象一下,当这些核弹头突然都扔到了一个国家的头上,哪怕这个国家拥有再强的反导能力,都很难万全!
而打固定目标的精准度都十分困难了,更别说是打移动目标了。
这其中难度的叠加,永远不是1+1的增加难度,而是几何倍增。
至于移动目标针对的是谁?
那就不用点名说明了吧..
所以,陈今朝手握激光陀螺仪,再加上黑障通讯技术’,虽说也能让自己的冬风家族导弹的精准度,再上一个台 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