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西伯利亚事宜、西征漠西蒙古
奋斗的蜗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7章 西伯利亚事宜、西征漠西蒙古,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奋斗的蜗牛,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除了视察领地,行政官员和移民问题还得继续安排。
光占下地盘,不移民过来驻守,那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只有人到了,地盘才算是真真正正的占了下来。
整个西伯利亚地区还有6万多的沙俄农奴,这个是必须要进行同化的,因此五千移民的数量远远不够。
鉴于将来龙国还有继续西进,进一步吞并沙俄的计划,因此,对于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占领,必须要上心。
因此,陈知行特别命令在《龙国日报》发表了一篇西伯利亚移民补贴政策的文章。
只要是愿意移民西伯利亚地区的龙国百姓,国家每月都会白白补贴一两白银,补贴十年,除此之外,西伯利亚移民享受五年免税赋政策,限额十五万人,两年之内分三批逐步移民。
苦寒之地不是没有人愿意来吗?那就给政策,只要政策到位,总是会有人愿意报名的。
一年白赚十二两银子,而且还免税五年,好政策一出,自然也就有人愿意去试试了,龙国各省,陆陆续续也就有了不少报名的百姓。
三批十五万移民数量也很快就满额,被划归到第一批的移民序列的百姓,坐着火车踏上了北上的路途。
视察,移民,三级公民制度的推行,陈知行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忙的不亦乐乎。
神武十年(1646 年)七月十二日,赵大牛带领两万骑兵来到乌里雅苏台。
乌里雅苏台是龙国在漠北蒙古省新建立的一处军事要城,也是作为草原远征军进攻漠西蒙古的集结地与物资储备中心。
以乌里雅苏台为起点,一路向西,沿鄂尔浑河—色楞格河上游西迁,再折向西南穿越阿尔泰山南麓,进入漠西蒙古,这是草原远征军早在去年就已经确立好的出征线路。
此路线虽路途较远,但可利用漠北草原的牧场补给,适合大规模骑兵部队行动。
历史上,蒙古帝国时期,窝阔台汗攻打中亚时曾以此为侧翼路线;清朝对准噶尔作战时,北路军也曾经此路线向西推进。
此次赵大牛西征漠西蒙古所使用部队,全部为骑兵,总数15万,全部一人双马,便于长途跋涉和物资装备运输。
漠西蒙古征服战开始之前,再次介绍一下漠西蒙古如今的情报。
漠西蒙古也叫作卫拉特联盟,卫拉特蒙古,明朝一般称之为瓦剌,清朝则将其称为卫拉特,也有厄鲁特、西蒙古等称呼。
明末清初,卫拉特蒙古主要由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四大部落集团组成。其分布范围东自阿尔泰山,西至伊犁河流域。活动重心在大西北(今新疆地区),故也被称为漠西蒙古。
说起漠西蒙古,就不得不说一下历史上让大清非常头疼的准噶尔汗国了。
清朝为了把准噶尔汗国彻底打垮,花了三代人的努力,总共打了70多年,从康熙那时候一直打到乾隆时期。
这中间,银子花了不知多少,人也死了伤了好多,好不容易才把它给摆平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