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历史的足迹
工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4章 历史的足迹,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工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是法正不愿意休息,大兵团作战,30万大军,每日多少事情,特别是自沮授搭建作战网络之后,每时每刻都有无数消息传入脑中。
效率提高的同时,对于总指挥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孝直所言,我自是明白的。”
袁绍并未接着说下去,他怕法正操劳,可他却没有能够替代法正的人才。
整个蜀地的精华人物基本全部都被他拉到了这里,此战没有比法正更为合适的,也好在他年轻了。
法正喝完米汤,放下碗筷,先是日常查看地图,俯瞰布防,而后处理外围哨兵侦查兵探查的情报,不由紧张起来:
“辽东的先锋部队已经开始动作,马上就要踏入秦岭,不出几天,估计围攻就要到来了。”
袁绍听后,着急跑了过来,也是面色严肃自此探查,而后不由倒吸冷气:“辽东军精锐12万,二线军团20万,其中不乏数万小顾精锐部队,西凉军精锐近10万,已经靠近武都阴平等地,且大都为骑兵,适应地形。”
这些数据,一方面是辽东号称的,另一方面也是内部斥候探查出来的,两者相互验证最终确认。
原先,辽东号称百万大军,袁绍只相信一半,现在想来,段尘是真的不会骗人,他玩真的!
“主公不必担忧,我军精锐近10万,蜀军20万,又有山川城池之险,总归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只是我方牵制辽东近50万大军,需要其它两线的支持啊。”
法正这个提议,袁绍早有想法,可很多时候,联盟的时候说的很好,但真正的让援兵过来,那就很难了。
战国时代,六国对抗秦国有过无数次合作,最终却都是失败,实则是各顾各的,争相贿秦,造成自身被逐个击破。
“孝直,我看此事说出来,荆州和扬州会不配合啊!”
外置大脑在前,袁绍自是有什么,说什么。
法正听后却是一笑:“主公不必担忧,曹公乃天下英雄,自是明白利害,哪怕自己再难,也不可能不援助,且求他将水军调动一部精锐北上汉水,协助我们驻守汉江防线。”
“至于江东,虽然世家多保守,然则孙策人称霸王,也是豪爽之人,更何况江东多名士,能看清天下的人很多,我等求援,主要在于请求其北上协调。”
“至于说如何协调?我想辽东在西线调兵50万,中线更是有30万大军围攻南阳,哪怕号称百万,此刻徐州地方也极为空虚,我想让江东突袭徐州,趁此时我们动用在洛阳的后手,中原有失,我倒要看看段尘撤不撤兵。”
随着法正讲完,面前一张作战蓝图出现,袁绍的眼睛越来越亮了:
“有孝直谋划,如今九死一生的局面,竟然还能遇到转机,如此以来,如果段尘大军乱了阵脚,北方必然分裂,我等诸侯机遇就要到来了啊!”
袁绍又开始了幻想,但仔细想来,法正的谋划确实能够用最少的代价,让辽东百万大军成为孤军。
前提是,各军协调一致,这也是最难的。
因而,法正很清醒:“大决战之事,从来都是讲自己的筹码一下子压上去,凭借双方能力,看一看最终谁能获胜。眼下南北战线双方过百万大军碰撞,哪怕是前汉之末,前秦之亡,亦或是战国百年都极为罕见。”
说罢,他重重呼出一口气再道:“我等,今生可在此战中留下足迹,足以青史留名,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今生主公与我能作为主角,亦是死而无憾了。”
法正总有一种宿命感,往往这个时候,大战已经拉到了历史的高度,自第一次断层千年时间,这或许是旷古烁今的第一大战了吧。
在这个时代,生命好似真的不太重要了。
袁绍同样打起了精神,法正很会安慰人,别人的慰藉,或许是让袁绍能够见到生的希望,而法正的慰藉,确实让袁绍见证到了生命的璀璨。
很多时候,人就缺少这股劲,就缺少这种高度,一旦站到了这高台之上,虽说冰寒彻骨,虽说无法呼吸,却也让人忘却了很多俗世的烦闷,有了更为坚定的信念。
“孝直,我这便去联系。”
袁绍并未多言其它,转身离去,千头万绪,心中激动万分,可还是要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历史波涛汹涌,现实往往细腻恬静。
很多东西,总是自人心中而起,仔细看去,依然风平浪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