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与人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4章 杨坚:大野渊!,刷视频:震惊古人,水光山色与人亲,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曹魏,曹丕-曹奂:没啥变化,曹丕在历代君主中,属于执政能力不上不下的水平,肯定搞不过已经独霸朝廷多年的司马家族,然而曹丕毕竟有着极好的文学基础,加之亡国之恨激发一下情感,在文艺成就上,倒是可以稳超李煜了。】

东汉,建安十三年。

雒水。

“哎,不对,不应该是孤吗?”

曹操傻眼了。

本来准备看自己重生归来,大杀四方的剧情,谁知道自己居然连名字都没有。

孙权深吸口气,席地而坐,嘲讽道:“你是追封的。”

“追封的,他也是皇帝啊,孤又不是那种死去多年的帝王,江山都是孤打下来的!”

“呵呵,不是至死都是汉臣吗?”

“这个时候,可以不是。”

“不,你就是!你就是大汉最忠心的臣子,大汉最后两位丞相之一。”

“孤不是!孤都称魏王了,早有反心!”

“不,你没有,你就是与诸葛亮并列的大汉最忠心丞相!”

刘备只感觉这世界太魔幻了。

曹操一个劲说自己是反贼,孙权一个劲夸他是忠臣,还说他与孔明并列。

刘备劝道:“孟德,不至于。”

“至于,特别至于。”曹操眼中仿佛有泪花,“孤那不成器的儿子去末年,只能和李煜并列。”

“但孤去了,肯定如汉高、光武一般,这么出风头的事,结果成丢人之事了,孤委屈,太委屈了。”

刘备闻言,不知从何劝起。

合着,你就是想出风头?

曹操:当然啦!大杀四方不比人妻曹好听。

劝不了曹操,刘备只能劝孙权,“仲谋,少说两句。”

孙权微微颔首,示意自己不会再刺激曹操了,得意洋洋的看向曹操。

等会讲东吴,肯定是孤。

即便结果再差,也不可能比没有名字更差。

某人连名字都没有,四舍五入,这局棋,孤赢了!

~~~~~~~

雒阳。

左丞相府。

“……”

曹丕一时无言,顿了顿,望向贾诩询问道:“先生,不上不下,这个评价是好是坏?”

“公子以为两汉哪几位皇帝可称明君?”

“汉高、光武自不必提,文帝、昭宣二帝、明章二帝可称明君也。”

贾诩又问,“稍次一等呢?”

“景帝、武帝。”

“不过这是我们的评价标准,后人曾言汉武当为千古一帝。”

贾诩点点头,“然也。”

曹丕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叫然也?

怎么就然也了?

“先生,到底是好是坏?”

贾诩:“……”

非要刨根问底干什么?

想了想,贾诩说道:“守成有余,开拓不足。”

“哦~所以这算个好的评价。”

“然也。”

“那为什么我去了还会亡国呢?刘禅都能守基业几十年,难道我不能?”

“而且还与李后主相提并论,他除了文学,基本是纯废物啊。”

“先生?先生?”

曹丕呼唤两声,不见应答,抬头望去,只见贾诩已经靠在桌案上睡着了。

起身,脱袍,轻轻盖在贾诩身上,曹丕向门外的侍卫吩咐道:“小声些,不要打扰先生休息。”

~~~~~~

【季汉:刘备-刘禅:说实话比较难预测,毕竟如果再不听劝阻,搞一次夷陵之战级别的大昏招的话,刘备可能还不如刘禅(刘禅好歹苟了40多年)。

不过既然是魂穿,那还是假定刘备能够听诸葛亮一次,吸取教训,重新确定联吴抗曹的路线,认真发展国力,稳定内部环境,虽然不敢保证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至少不会被司马昭、邓艾轻松拿下。】

东汉,建安十三年。

雒水。

刘备没有开口评价,因为有两道幽怨的目光正紧紧盯着自己。

曹操:玄德有名字,孤没有。

孙权:你们到底是骂他,还是夸他,什么叫只要听诸葛亮的,就没事。

刘备:……,可能是夸孔明吧。

~~~~~~

【东吴,孙权-孙皓:不光是北伐无望,照孙权后期的昏庸程度来看,恐怕保住基业都很成问题,如果是前期孙权可能还好,但是后期孙权估计和孙皓也就半斤八两。】

“什么叫昏庸?”

“什么叫北伐无望?”

“什么叫守不住基业?”

“什么叫前期孙权?”

虽然知道自己大概率得不到什么好的评价,但也不至于这么不好吧。

几乎将自己说的一无是处。

孤去了,就不会发生一点改变?

只能和末代之君一样,等着亡国?

孤晚年再昏庸,又能昏庸到哪儿去?

孤只有东吴之地,外有曹、刘,内有世家,孤再骄奢淫逸,也干不出太离谱的事吧?

而且这孙皓乃亡国之君,天幕曾说过,他登基的时候,玄德的季汉已经被灭,司马家的晋朝已经建立。

外有强敌,内部人心思变,他能指挥的动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听他的?

他再离谱又能离谱到哪儿去?

孙皓:祖父,您既低估了晚年的自己,也低估了朕!

~~~~~~

【西晋,司马炎-司马邺:作为大一统开国皇帝中最弱的一位,司马炎显然无法扭转西晋后期已经垮到极致、无药可救的惨败局面,况且都到晋愍帝时期了,也没什么操作空间了。】

西晋,泰始二年。

天幕说晋是大一统王朝,司马炎很开心。

但天幕又说自己是开国皇帝里最弱的一位,司马炎很不开心。

朕的能力一般,朕知道。

但这能怪朕吗?

前两代人把脏事都做了,朕名为开国之君,但朕所要做的,其实是二代君和三代君之事。

萧规曹随,按部就班的跟着家族安排走,做个“仁义之君”。

朕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这样的。

心中有苦说不出的司马炎只能举起酒杯,向刘禅吐槽道:“朕的评价还不如安乐公。”

寄人篱下,不得不低头,刘禅行礼说道:“相父曾自比管乐,相父做到了,后人遂夸赞。”

司马炎不止一次说过,自己的梦想就是成为诸葛武侯那样的人。

所以,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

认为刘禅是夸赞,就可以只看第一句:相父自比管乐,您自比相父,您和相父是一样的人。

认为刘禅是咒骂,那就只看后两句:相父言行合一,因为做到了,所以才被夸赞,你司马炎是个什么玩意儿,也配和相父比?

不过,司马炎不是一般人,也不是二般人。

他的脑回路不是一般的复杂,比重庆的黄觉湾立交桥还复杂。

他的关注点,只有中间一句。

“可朕已经是皇帝了,怎么才能做到诸葛武侯所做过的事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吞噬神王

刀剑峥嵘

云升仙记

sbanjvko

史上第一贱修

dub

纯阳神体:仙魔双修

凤凰翔舞

人间武圣

酸宝

谍云重重

尘中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