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城河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3章 秦淮河方案,开局即亡国,什么?我是慕容冲,燕城河塞,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位年仅弱冠的辽东公,近日因邺城文会名动天下,此刻立于朝班之中,朝服衬得他身姿挺拔,眉宇间既有少年人的清朗,又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慕容卿素有急智,秦淮河之策本为你所出,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陛下垂询,臣不敢隐瞒。” 他的声音清朗,却带着穿透殿内寒气的力量,“臣以为,谢公所言‘开源节流’四字,正是眼下破局的关键。只是这‘开源’与‘节流’,需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王彪之眉头微蹙,显然对这年轻公爷的话起了警惕:“公爷这话听着似是调和,却不知究竟站在哪边?”

慕容冲转头看向王彪之,目光平和却不躲闪:“王尚书令忧心民力,臣深以为然。昔年大禹治水,虽耗民力,却终解九州洪患;李冰筑都江堰,一时劳役,却让蜀地千年丰饶。可见并非所有工程都是‘劳民’,关键在是否‘利民’。”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阶下百官:“秦淮河开发与宫城修缮,若只算‘支出账’,确是百五十万贯巨款;可若算‘长远账’,却是在为江左挣未来。”

“哦?” 孝武帝身体微微前倾,少年人的好奇压过了刻意的沉稳,“何谓长远账?”

“陛下容禀。内秦淮沿岸现有大小商铺三百二十六家,多为散户,税银杂乱;外秦淮渡口十六处,关卡重叠,商客绕行者十之三四。若依臣当初所议,先疏通河道,再划‘商区’‘坊区’‘港区’——”

其一:设立管理机构,统一商税标准,由朝廷派官监理,杜绝苛捐杂税。商户若愿迁入规划区,前三年减免税银;凡投资修缮铺面者,可凭花费折抵部分税银。如此一来,商户自会主动参与,朝廷无需强征民力,反而能吸引三吴富商携资而来。

其二:朝廷府库不足以应对将来情况,三吴之地门阀士族居多,广有财富人力。朝廷可与其协作,秦淮河所需八十万贯,若是由朝廷和世家大族合力承担,日后合力分其利。既能缓朝廷支出之忧,又能和平三吴大族。更重要的是有朝廷和世家大族加入,三吴商户必然纷至沓来。”

“公爷所言‘合力承担’,不知这‘合力’二字该如何拆解?我家有商铺数间,若要纳入规划,是拆是改?投入的钱财又该如何折算成日后的收益份额?”

这一问正中要害。世家在秦淮河沿岸多有产业,或为祖宅园林,或为商铺货栈,若要统一开发,必然涉及产权变动。

“三吴近年遭水旱之灾,流民渐增。各家虽在江左经营多年,却也需留备粮以济宗族,若投入过巨,恐难兼顾族中生计。况且‘分利’之说空泛,朝廷与世家的份额如何划定?万一开发不成,投入的钱财岂不是打了水漂?”

重点来了,这些世家大族的领头人自然知道秦淮河方案的好处,他们关心的是需要投入多少,目前秦淮河的情况该怎么办。

慕容冲道:“分利与投入自然相等,八十万贯,若是投入八万贯便是一成了,分利时自然也是一成利。”

“慕容公爷说‘投入与分利相等’,这话听着简单,可是各家在乌衣巷均有宅邸,就连慕容公爷的郡公府也在青溪入秦淮这里。南岸的长干里就是着名的居住里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这一生的爱,都只为了你

罗切斯特8

想象之界

请叫我帅皮

带女儿摆地摊,全球被我馋哭了!

爱吃肉片

万界仙族

凌云山仙雾

殿下的暗卫野翻了

不能说我不行

不想上班的我们

薇薇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