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听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9章 允诺既往不咎,笙书传,山里听雨,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经过胡翰初三寸不烂之舌的劝说,方向学最终也是下定了决心,要归正高笙书的义军,不过,他心中始终还有一丝疑虑,自己在守卫邓州城的时候,杀戮了段友山等数千名义军将士,一旦高笙书出尔反尔,自己将无路可走。
与胡翰初几番争论之后,他决定派出自己的副将,邓州的兵马指挥使曹向川到高笙书的讨逆军大营,当面要同高笙书商定归正事宜,并让高笙书方面书面做出承诺,这样,他才会做出最后的决定。
于是,曹向川就跟着胡翰初来到了高笙书的大帐。
曹向川以前常年在西北边关跟随方向学与柔然国作战,性格刚烈,做人极为忠义,见到高笙书之后,他首先恭敬致礼,说:
“殿下奉命担任征讨大元帅,出征边关,数月之间竟长驱直入,攻入龙城,逼得蛮夷大单于投降乞和,俯首称臣,一举荡平蛮夷之患,这等大功直逼汉代封狼居胥的的霍去病,末将真是钦服。虽然现在你我刀兵相见,但殿下如此奇功,先受末将一拜。”
高笙书赶紧扶住曹向川,说:
“曹将军高义,今日咱们虽然刀兵相见,但你适才这番话,乃明大义于胸,怀仁心于内,这般磊落风骨,非世人所可及,恰似青松立雪,令本王肃然起敬。”
一番客套之后,两人之间互有好感。曹向川说:
“殿下,我军主帅方将军意欲归正,与殿下一道共举义旗,匡扶正义,讨伐奸臣贼子。不过,方将军心中还有一事担忧,请殿下必须要有一个明确说法。”
“嗯,曹将军但说无妨。”
“殿下也应清楚,前些日子,贵方的段友山元帅率军与方将军厮杀,方将军不敌,败退回城,而段友山紧追不舍,最终死在我军将士的乱箭之下。段元帅担任将帅多年,末将也曾听他教诲,受益匪浅。可是,刀剑无情,段元帅沙场捐躯,我等也是无奈。故此,方将军的意思,如果他率部归正,殿下以及属下会不会就此事责难方将军,殿下必须要给我等一个明确的说辞才是。”
不错,那方向学杀了我军数千将士,他要求不能因此受到清算,这样的想法也属正常。从战略角度来说,咱接受了他的投降,咱和澄如的力量就会逆转,这可是大大的关键啊。虽然,段横心中肯定过不了这个坎,但为了大局考虑,咱必须答应赦免方向学。
于是,高笙书爽朗大笑,说:
“两军交战,执戈相向,各为其主,乃忠君事国之责;归正之后,双方握手言欢,既往不咎,是存仁厚通达之心。昔日楚汉相争,垓下胜负已分,汉高祖刘邦也未诛杀楚军士卒,更未株连项氏余族。
“兵戈相见,本为形势所迫,非关个人私怨,你我今日为阵前仇敌,明日便为同道,若以昔日阵上曾经厮杀论罪,怀宿怨不释,则冤冤相报,何时可休?曹将军,本王郑重向你等承诺,如果你们向我军归正,本王对你们既往不咎。本王如若违背诺言,则天地不容,神明殛之!”
大梁国的时代,大家对誓言甚是敬畏,曹向川见高笙书如此郑重承诺,心中大喜,说:
“殿下如此豁达胸襟,顿时让你我两军化干戈为玉帛,尽显英雄磊落之风。末将回城之后,立即与方向军率部归正,挥师南下,讨伐京师的奸臣贼子。”
“曹将军,本王还有一言,方将军与你等易帜归正之后,方将军麾下的将士仍归他统领,本王绝不安排一人一卒,而钱粮辎重,本王自会根据你们的人数足额安排,不会另眼相待。这一点,方将军放心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