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调风弄月,扶墙而出
东方邵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0章 调风弄月,扶墙而出,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东方邵康,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安有些惊讶地看向萧宁。
这话听着很暧昧啊!
不过此时的长公主目光坚毅,一丝不苟,似乎并没有掺杂什么男女之情。
她只是在说自己的期盼。
可谓坦坦荡荡,直露心迹。
所以她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
赵安迅速收敛心神道:“能得萧兄如此看重,又有萧兄这样的知己相助,乃是我赵安的荣幸。而且萧兄不为私利,不图名声,心里装的全是百姓,当世可不多见。”
“如若你不愿做女帝,我觉得咱们现在这样携手治理也很好。鞑子未灭,何以家为?我在赵家屯的两间茅草屋还屹立在那儿呢,又怎能忘了初心?”
萧宁气质如兰,清丽脱俗,笑起来更如兰花一样让人着迷道:“像赵兄这般为家国天下而战,又对那至尊之位不甚看重之人,也是极为罕见。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咱们还是继续你主外,我主内吧。”
“好像是我俗气了,这跟调风弄月,妻妻妾妾啥的八竿子打不着啊……”
钟玉尴尬一笑道:“殿下,安哥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契阔王死后,鞑靼可汗应该是派了皇甫极到燕赵大地坐镇。”
赵安错愕道:“谁?”
“皇甫极!”
“……”
擦,险些听成了皇太极。
这是个中原人?
以前咋没听说过!
萧宁连忙道:“我倒是对此人略有耳闻。他是当今鞑靼可汗的幼弟,向来喜欢中原文化,甚至舍弃本名,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原人的名字,在鞑靼被视为离经叛道,也为鞑靼可汗和鞑靼八王所不容,一直禁足府中。”
“这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曾经轰动一时。据说此人年仅五岁时便可‘一心六用’,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口诵经史,目数羊群,兼成四十字诗,足书五言一绝,被誉为‘鞑靼千古一神童’!”
“千古一神童……”
赵安哭笑不得道:“这起点真不是一般的高!”
萧宁负手走了几步道:“只是年长后,他荒诞不经,又对中原文化到了痴狂的程度,还说出鞑靼文化不及中原万分之一这种话,让鞑靼上下爱之深,也恨之切!”
这才是真正有眼光的人。
鞑靼不“汉化”,又如何统御中原?
靠那三六九等和惨绝人寰的“除羔”?
他们只会亡于自负里!
“殿下说得没错。”
钟玉不慌不忙道:“我们也是察觉到塞北十六州最让人深恶痛绝的‘夺初夜’和‘除羔’突然被鞑子严禁了,鞑靼又在燕赵和齐鲁推行了不少怀柔之策,继而觉得可能是此人来了。”
“不过我们百般查探,目前还没有发现他的踪迹,暂时也只是推断……”
赵安屈指敲着案几道:“我让元超、莽子和小蔡建立敌后根据地,在燕赵和齐鲁闹出了很大的动静,也直接危及到了鞑子大军的后方。想来鞑靼可汗这是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调整统治中原人的策略了。”
“但有些东西是根深蒂固的,他们对中原人的态度很难转变,也用不着转变,我会灭了他们!”
萧宁很赞同:“像皇甫极这种人,在鞑子中属于少数,而且他们最终的目的还是统治中原,让鞑子凌驾于中原人之上。小玉可以继续派人核查,我想不管坐镇的是不是皇甫极,我们都要戳穿鞑子的真面目,不能让他们蛊惑了中原百姓。”
乱世之中,哪怕蝇头小利也很诱人。
若是再有奴颜婢膝的中原人暗中协助,那么鞑子还真有可能把燕赵和齐鲁的乱象给平息下来。
赵安点了点头,冲着钟玉道:“接下来你要让人把消息散播出去,就说鞑子这些不过是权宜之计,最终还是为了奴役中原百姓。”
“另外,让元超和莽子他们继续壮大声势,袭扰鞑子,聚拢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万不可坠了赵家军的威名!”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萧宁美眸婉转道:“赵兄真是佳句频出,让人惊叹。不出我所料的话,鞑子可能会故意让人伪装成赵家军,恶意对待百姓,这个也需严加提防!”
她要是不说,赵安差点都忘了此事了。
鞑子收编了那么多大靖降卒。
又有一些不愿投降的大靖兵马投靠了他。
在这种情况下,鞑子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会用这一招。
必须得冒头就打,以正视听。
否则那就不是一只老鼠坏锅粥了,而是会坏了他的整个布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