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视察武汉工业产能
赵不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2章 视察武汉工业产能,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赵不言,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新型潜艇的仿制工作由于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技术吸收试验阶段,研制进度大概率是赶不上参战了,至少不可能赶上前期战役了,不过这一点还好,只要能解决防空问题,即便无法掌握制海权,赵骥也有信心能取得更好的战绩。
在武汉看了一圈,了解过各军工厂当前的产能后,陪同人员本以为赵骥这就该启程赶往东北了,谁知他出乎意料地调头一转跑去了裕华、申新和大成几家民营纺织厂。
当年枪毙赵凌波跟这些工厂主定好合法经营的规矩以后,武汉的纺织行业发展得很快,产业规模甚至已经超过了同时期的上海。
“我想跟各位老板定个大单子”,赵骥开门见山表明来意,“我要定做冬装,数量可能比较大,大概在两百万套左右”。
这么大的单子!几个纺织厂老板一听顿时就来了兴趣,纷纷询问起订单的细节来。
“具体的招标会委托武汉市政府来组织”,赵骥继续说道,“不过这次的单子跟以往的单子有所不同,不是南方部队的冬装,而是必须要满足北方最冷的冬天过冬需求,要包括帽子、衣裤、鞋袜等一整套”。
“没问题,请赵司令放心,无论是何规格,我们的厂子都能做得出来”。
“那就好,不过我也有一句丑话说在前头”,赵骥脸色一凛,“这批冬装事关重大,谁要是敢偷工减料的话,赵凌波前几年的案子可是殷鉴不远”。
看过一切心头有数的赵骥这才离开武汉前往东北。
东北的情况很糟,糟糕得超出了赵骥的预料,随着东野主力南下入关,在很多人的眼里,背靠苏联的东北大地此时已经成了一个安全的大后方,留守的边防军兵力严重不足便也罢了,关键是各部队大多都进入到了刀枪收库、马放南山的状态。
兵力不足不是问题,现在全国战事还未完全结束,赵骥的计划是后边先把自己的老部队华中野战军抽调到东北来,全员德械的中野是目前全国装备条件最好的部队,没有理由不来参加这场至关重要的立国之战。
至于战备状态问题,赵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边防军的主要干部全部召集起来开会:“国家养兵是拿来打仗的,不是种田养猪的,要干农活的尽可以提出申请退伍回家去干,军队不是干这个的!”
赵骥不是出自东野,资历也很浅,甚至比边防军的绝大部分主要干部都浅,但以他在抗倭和解放战争期间打出的傲人战绩,哪个敢在赵骥的面前摆架子,全都老老实实地听着赵骥大发怒火。
“你们以为眼下仗就都打完啦?须知国不可一日无防,不然中央干嘛要派我来这里”,赵骥一脸严肃地讲道,“从明天起,全体边防部队立即恢复每日操练,把仓库里头生锈的武器都给我擦得蹭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