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有人在背后故意捣鬼!
达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6章 有人在背后故意捣鬼!,国青不要我?NBA抢着要!,达道,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江成杰没再多说,直接掏出手机,点开相册,递到了吕喆面前。
“你自己看吧,这是我刚从hoop篮球论坛和微博上截的图。”
吕喆接过手机,映入眼帘的,是几个论坛帖子的标题,充满了刺眼的火药味。
【血泪控诉!我被吕喆的“喆一代”骗了!国货之光就这质量?】
【开箱测评,史上最拉胯签名鞋——喆一代,穿一周就开口笑!】
【499不是钱吗?吕喆,请不要消费我们球迷的感情!】
吕喆面无表情,手指划开第一个帖子。
发帖人显然是一个情绪激动的球迷,字里行间充满了被背叛的愤怒:
“兄弟们,我真是吐了!从吕喆还在打高中篮球联赛的时候我就关注他了,这次他出签名鞋,我二话不说,第一时间就冲了!”
“499的价格,大家都说良心,我也觉得吕哥是真把我们球迷当自己人!可结果呢?!”
“这鞋,我到手穿了不到一个星期,每天就是上学通勤,高强度的球场一次没上过!你们猜怎么着?鞋头直接开胶了!那口子张得比我都大!我拍给你们看!”
帖子下面,配着一张触目惊心的图片。
一双黑白配色的“喆一代”球鞋,鞋头侧面的胶水已经完全脱离,鞋面和鞋底形成了一个难看的“V”字形,仿佛一张咧开的大嘴。
“还有这溢胶!你们看看,到处都是!跟狗啃过一样!鞋舌上那个‘喆’字的刺绣Logo,线头都开出来了!我花500块钱,是买了个爹回来供着吗?!”
吕喆继续往下划。
第二个帖子,是一个看起来更“专业”的测评,但用词更加尖酸刻薄。
“……我们必须承认,喆一代的营销是现象级的,499的定价精准地抓住了学生党和情怀粉的心理。但抛开营销光环,产品本身呢?”
“硬如板砖的中底,一打球就塌陷的鞋面,这真的是一双能用来实战的篮球鞋吗?还是一个利用情怀收割粉丝的工业垃圾?”
而在微博上,风向更是急转直下。
一个名为“#吕喆签名鞋质量翻车#”的话题,已经被顶上了热搜的尾巴。
无数营销号和博主闻风而动。
“扒一扒吕喆的营销套路:先用低价塑造亲民人设,再用情怀绑定消费,等粉丝上钩后,就拿出品质堪忧的假冒伪劣产品。这吃相,未免太难看了吧?”
“笑死,还吹国货之光呢,我看是国货之耻!割粉丝韭菜的镰刀罢了!”
“本来还挺喜欢他的,没想到人品这么差,路人转黑了。”
各种质疑、嘲讽、谩骂的声音,像潮水一样涌来,铺天盖地。
这些帖子,就像是事先排练好的一样,在同一时间集中爆发,目标明确,直指吕喆和他的签名鞋。
一场针对他的舆论风暴,已然成型。
江成杰看着吕喆的表情变化,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吕喆的眉头先是紧紧锁起,带着一丝疑惑。
当他看到那张鞋头“开口笑”的特写照片时,眼中闪过一抹显而易见的震惊。
他放大图片,仔细地端详着那粗糙的溢胶和开线的Logo,震惊很快就转变成了一股压抑不住的恼怒。
一股火气直冲脑门。
“怎么会搞成这样?!”吕喆的声音低沉,带着怒意,“我们不是实际生产方,但品控监督是写进合同里的!这种质量的东西怎么能流到市场上去?”
江成杰连忙解释道:“我已经紧急联系过李宁那边了,他们正在连夜排查原因,承诺会尽快给出答复。”
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
“不过,李宁那边也提出了一个情况……他们说,虽然为了满足供货需求,生产线确实是三班倒,加急生产……”
“但他们的质检标准是成熟且严格的,不应该出现这种大面积、低级的质量问题。”
江成杰的表情变得更加凝重:
“所以,他们初步怀疑……这事儿,可能没那么简单。”
“而且,”他指了指手机屏幕上的一张图片,“他们指出,有些照片里的鞋子,从鞋型和材质光泽来看,很可能……不是正品。”
“不是正品?”
这四个字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吕喆脑中的疑云。
他立刻明白了。
这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捣鬼!
江成杰看吕喆的表情,就知道他想通了,于是点了点头:
“对。而且你看网上这种集中的、统一口径的发声,痕迹太明显了,绝对是有人在背后组织操纵。”
说着,他拿过手机,又划了几下,翻到了另外几张截图,再次递给吕喆。
“你再看这几个。”
吕喆定睛一看,屏幕上是三四个不同Id的微博用户的发言截图。
他们的头像不同,名字各异,但发表的文案,却是一模一样,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懒得改。
【对吕喆太失望了!还以为你跟别人不一样,结果还是为了圈钱!“喆一代”这破质量,别说499,连99都不值!一生黑,再也不见!大家避雷吧!】
手法之拙劣,简直是在侮辱人的智商。
吕喆看完,脸上那股恼怒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带着些许不屑的平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