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血流漂杵
爱吃梅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3章 血流漂杵,糙汉的心肝儿黛妃1v1小说,爱吃梅干,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血流漂杵
轰隆隆……</p>
轰隆隆……</p>
数百架轰炸机前赴后继的低空飞行。</p>
投弹口一颗又一颗的航弹倾泻出来。</p>
成千上万!</p>
27号观测站的爆炸声如雷鸣般轰隆作响。</p>
火光在夜空下冲天而起,映红半边天空。</p>
燃烧弹,集束炸弹,航弹的火焰形成几十米高的火柱,将地面山体,沟谷,乱石,植被一瞬间吞噬。</p>
五道口航弹量轰炸下,围绕27号观测站一公里以内,将一切毁灭。</p>
高于山岭三四十米的龙金峰,也在此时像是被削平了一样,变的比山岭还要低。</p>
整个27号观测站周围,彻底化为了一片焦土和没有了一点声息的鬼子。</p>
天渐渐的亮了!</p>
四月十日早晨八点。</p>
一轮斜阳缓缓的从东方升起,这似乎又是一场新生,可对于晋州来说,却是流血之地。</p>
“血,是血,天哪,上游发生了什么?”</p>
汾水河岸,几个村民想要在汾水挑水,可刚到岸边,就便吓了一大跳。</p>
只见汾水之上,被血染成了红色,随着水流飘荡南下。</p>
在血水之中,还有着一具又一具的尸体。</p>
有鬼子的尸体,也有伪军的尸体,也有八路军的尸体,也有晋绥军的尸体,也有平民的尸体。</p>
连绵几十公里的汾水不断的漂浮着尸体,血水将汾水染成了红色。</p>
太原城!</p>
见不到太阳,也见不到一丝的天亮,阴沉沉的天空笼罩在太原的上空,一场特大的暴雨笼罩在太原城。</p>
太原城内各个街道之上流淌着浑浊的血水,伴随着雨水,将满城的尸体冲刷进了汾水之中。</p>
城内的战斗还在继续,这是一场血战,不管是何青山率领的青龙第二集团军也好,还是鬼子的第一旅团和四十一师团两个大队,伪军团,第一军司令部,警备司令部,皇协军司令部等,都没有退路可言。</p>
太原城,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血战。</p>
城外也在战斗,在外围防线的鬼子还在疯狂的回援太原城,不惜一切代价的进攻太原城。</p>
但整个太原城的战场,已经彻底大乱。</p>
护城河的水重新涨了起来,从西山翻滚出来的泥石流再一次将鬼子的装甲部队拖入了泥沼之中,而鬼子在大雨之中,放弃了装甲车,和青龙第二集团军一样,进行步兵乱战。</p>
太原城变成了绞肉场。</p>
没有空军支援,也没有步兵支援,鬼子的武器弹药一夜之间就被打光了。</p>
而青龙第二集团军除了攻打鬼子军火库,兵工厂的,其他部队一夜之间子弹也全打光了。</p>
瓢泼大雨之中,除了局部战场,已经变成了一场血肉肉搏之战。</p>
“我们赢了!”</p>
鬼子第一军司令部,一名青龙第二集团军的战士在房顶之上,一刀斩掉了鬼子的膏药旗,将一面崭新却又被雨水淋湿的镰刀斧头旗,竖在了太原城鬼子的军事中心。</p>
“留一个排防守,其余人,跟我冲啊!”</p>
突击十二旅旅长提着刀振声怒吼,再次集结部队开始冲锋起来。</p>
也不知道该往什么地方冲,哪里需要支援,但是,站在高处看一眼,哪个地方竖着鬼子的膏药旗,就往那里冲!</p>
“杀啊!”</p>
太原警察部,一支穿着百姓衣服的男女老少,浩浩荡荡三千多人冲了进去,杀死了两个鬼子,并将太原警察部的一百多个警察缴械。</p>
“这里,跟我来,抄近道,从这边绕过去,我给你们带路,有个狗洞,狗洞穿过去,就能偷袭鬼子的侧面!”</p>
鬼子在街道上的一处重机枪阵地,对冲锋的突击八旅的一个营造成了极大的伤亡,久攻不下。</p>
可就在此时,一名居民从房子里跑了出来,找到了营长,带着一个连的战士进入了一个狭窄的巷子内,并在巷子深处封闭的狗洞钻过去,从侧面突袭鬼子的重机枪阵地。</p>
太原城内,整整一夜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反而更加的激烈。</p>
对于青龙第二集团军整整十二个突击旅而言,突入太原城,不收复太原,绝没有撤退可言。</p>
而对于鬼子而言,太原四周的道路已经被封锁,只有固守待援这一条可以选择,也只有死战不退。</p>
乱战之中,谁也不会去收拾尸体。</p>
成千上万具的尸体被瓢泼大雨的水流冲入了汾水,随着汾水滚滚而下。</p>
一路滚滚流淌在清徐县。</p>
然而。</p>
此时此刻的清徐县,晴空万里,只有片片黑云。</p>
也在酣战之中,作为太原城西南屏障,清徐县战场的鬼子也是誓死坚守。</p>
“他娘的,打不下来,鬼子在汾水河岸的防御工事太坚固了,这样下去,就算拼光一个团,也攻不下来。”</p>
晋绥军保安十二团团长怒吼,进攻了一夜,他一个已经损失一半了,就冲上了鬼子阵地一次,可很快就被鬼子反扑了回来。</p>
“那就轰炸,请求空军轰炸,摧毁鬼子的防御工事。”</p>
青龙第二集团军西线总指挥沉声,立刻向空军司令部发电请求轰炸。</p>
一具又一具的尸体随着汾水南下。</p>
汾水西侧曹家堡!</p>
晋绥军第34军17团三营营长盯着从上上游滚滚而下尸体,深吸了一口气,不由的口干舌燥了起来。</p>
无法想象上游究竟在经历着怎样的战斗。</p>
“营长,鬼子又进攻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