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飞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一念之仁,二郎至圣先师,八月飞鹰,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恢复意识,搞清楚环境和现状后,不禁连连向徐永生道谢:“有劳这位郎君。”</p>
其身体状况仍然不妥,于是徐永生索性撑舟送他前往目的地东都城。</p>
哪曾想路上聊了几句后,徐永生方知道这位何九伯同自己之间,并非全无一点干系。</p>
对方自称从东都学宫四门学博士林成煊的老家而来,乃是林成煊家中老仆。</p>
和修文国子监相同,大乾皇朝在学宫设一祭酒统管上下,权责高过徐永生在蓝星时大学的校长,这位学宫祭酒大多时间都在关中帝京西监办公。</p>
祭酒之下设两司业,一西一东,类似教务长之职,故而东都学宫日常基本由一位东监司业负责。</p>
司业之下,设六位博士,分别督导宫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尉学、器学、牧学,源自前朝修文五经博士之说,类似系主任之职。</p>
近年有风声,称乾皇有意在学宫中添设崇玄学作为伦家别院来得堂皇。</p>
学宫授衣假期间,林成煊亦外出访友,当前不在家。</p>
何九特意请徐永生留下姓名、住处,以便将来再专程登门道谢。</p>
徐永生没有故作神秘,也没有特意避嫌,平静报上自己姓名,谢绝对方接下来的招待,然后便告辞离开。</p>
此前是因为何九病情比他预期严重,故而索性将对方送回东都。</p>
这时徐永生抓紧时间,再次出城将铁匠铺进货采买铁料的事定下来,然后依城外河渠,转而前往自己所设的粥棚。</p>
舟船在岸边停妥当,徐永生跃上岸,却心中微微一动。</p>
岸上气氛似有些不对。</p>
刘袁氏原本正在焦急,这时连忙迎上来:“徐先生……”</p>
在她身旁,更有河南府衙差役,这时也说道:“徐先生,惭愧,我也是刚到,你粥棚这里刚才有人闹事,那位刘小郎君赶着人跑了。”</p>
听对方口气,是一方面恼怒于有人敢来闹事,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刘德将事情进一步闹大。</p>
“谁来闹事,三郎他们人呢?”徐永生问道。</p>
差役:“往西南边老狐岭去了,来者是个生面孔……”</p>
话音未落,旁边有乡民叫道:“差爷、徐善人,那人好像是隔壁乡的,但好几年不见人,这趟回来,模样似乎也变了好多……”</p>
差役不及搭话,徐永生却暗自皱眉。</p>
附近乡里土生土长的人,理应知道老狐岭偏僻险峻少人烟,真被刘德追打,不应该往那里跑。</p>
……刘德,可能中套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