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融圈这么快吗?又成书法大家了
板面加个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我融圈这么快吗?又成书法大家了,三国:我被天幕曝光,曹操悔哭了,板面加个蛋,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锺繇是曹家的近臣,对大汉并没有什么忠诚度,所以他对曹家子弟是否篡汉并不在乎。</p>
他对曹风的印象,大多来自同僚的传言。</p>
传言曹风写字像鬼画符一样丑陋。</p>
锺繇摇了摇头,心道:“传言果真不可信。一定得找个机会,和曹风公子探讨一下书法,相信自己必定会受益颇多。”</p>
锺繇知道,自己是否有这个机会,还要看曹操的想法。</p>
毕竟当初曹操将曹风发配凉州时,曾下过命令:未经曹操同意,曹风不得私自入关。</p>
曹操低着头,看着手中的《唐诗宋词集》。他的这本《唐诗宋词集》是稀有的珍藏版,上面的字体都是由曹风亲手一笔一画写上去的。</p>
精明一辈子的曹操,自认为识人很准。</p>
但对自己的三儿子曹风,却是愈发看不懂了。</p>
曹风在私塾上学抄书时,那字扭扭捏捏,丑得甚至让人看了直扣脚。与他一起读书的曹家子弟,除了曹冲,无不嘲笑他,甚至给他的字体起了一个讽刺性的名字——蜈蚣体。</p>
这一切,曹操当然都知道。</p>
当年他还因此惩罚过曹风。</p>
可如今,曹操却发现,曹风真正的书法实力,远超乎他们的想象。曹风三岁时写下的这些瘦金体,笔锋如刀,瘦劲有力,却又不失风骨。</p>
那些曾嘲笑曹风写字如同蜈蚣的曹家子弟,如今若是看到瘦金体,怕是连提笔的勇气都没了吧。</p>
还有,曹操曾考校过几个儿子的文采。当时的曹风,连一首完整的诗词都背不下来,更别说作诗。</p>
可如今,曹操又发现,让他们这些诗词大家仰慕的《唐诗宋词集》,竟然出自曹风之手。</p>
这前后反差,实在是太大了!</p>
曹操现在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这些儿子中,要数曹风小时候的天姿最高。</p>
曹植十岁时,提笔便能作诗写文,这让曹操十分惊喜,从而对他宠爱有加。</p>
可没想到,曹风在三岁时就能提笔作诗。</p>
并且,曹风写出的诗词数量和质量,都远超曹植。甚至他这个做父亲的,都自愧不如。</p>
不!</p>
不仅是他曹操一人,这天下的文人,都为曹风的《唐诗宋词集》所着迷。</p>
在没有通过天幕了解曹风之前,曹操认为所有儿子中,论聪慧,那一定是曹冲。</p>
可如今看来,曹冲比他最崇敬的三哥,还是要差些。</p>
唯独武艺,要数曹彰最盛。</p>
曹操现在肠子都快悔青了。</p>
自己之前为什么没有多关注一下这个三儿子?原来自己是这么不了解小时候的曹风。</p>
这么好的苗子,就因为他这个做父亲的疏忽,直接毁掉了。</p>
自己亲手毁掉的,是亲儿子的前途,更是曹家的未来!</p>
更让曹操心生愧疚的,是曹风那句话。</p>
“帮老曹一统天下……”</p>
曹操声音有些哽咽:“风儿,你那时才三岁,就想着为父分忧了吗?”</p>
再想到如今,他们父子俩的关系势同水火,曹操的心里就十分不是滋味。</p>
同时,他也扪心自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与曹风有了这么大的隔阂?</p>
也不知是否还有弥补的机会……</p>
想到这里,曹操扫了眼众人,最后目光落在典韦身上。</p>
曹操吩咐典韦道:“我稍后书信一封。你带着信件,去一趟凉州。将我儿曹风接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