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曹操对王位继承的安排
板面加个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6章 曹操对王位继承的安排,三国:我被天幕曝光,曹操悔哭了,板面加个蛋,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纵有万般不舍与对刘备的愧疚,徐庶也不得不含泪向刘备辞行。</p>
刘备虽心如刀割,但知徐庶难处,也只能挥泪送别。</p>
徐庶临行前,指心立誓:“纵使曹操相逼,庶终身不为设一谋!”</p>
徐庶心急如焚地赶到许都。</p>
徐母见儿子竟因一封伪造书信便轻易舍弃明主,投奔了自己向来痛恨的“汉贼”曹操,顿时勃然大怒!</p>
她指着徐庶的鼻子,痛心疾首地怒斥:“糊涂!愚孝!汝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有何面目来见我?!”</p>
徐母性情刚烈,耻于住在曹营享受那沾满血污的荣华富贵。任凭徐庶如何哀求,她毅然搬离了曹操安排的宅邸,独自回到颍川乡下,住进了那间简陋破旧的祖屋,过着清贫的生活,以此明志。</p>
这一日,徐母知道,今天又是儿子徐庶前来探望的日子。</p>
想到儿子因自己而身陷曹营,空负才华却无法施展,甚至可能背负骂名,她心如刀绞。</p>
她默默地走进灶房,舀出仅存的一点白米,细细淘洗,熬煮了一小锅稀薄的白粥。</p>
这白粥,是徐庶小时候最喜爱的食物。</p>
她小心翼翼地将粥分成两碗,端到那张破旧的木桌上。</p>
看着那两碗冒着微弱热气的清粥,徐母深深叹了口气,声音里充满了对儿子无尽的牵挂与不舍。</p>
然而,这叹息很快被一种更为决绝的神情所取代。</p>
她转身,从角落拖出一条旧板凳,放在房梁下。</p>
又翻出一条洗得发白、却依旧结实的白布带,费力地抛过房梁,打了一个死结。</p>
她站上板凳,抬头望着那悬垂的白绫,眼神中没有恐惧,只有深深的痛惜与最后的决断:</p>
“儿啊……,娘原本以为你聪慧过人,能明辨是非……却不想……”</p>
“你聪明反被聪明误,竟被曹贼如此拙劣的伎俩所骗,落到今日这般境地。娘能为你做的……只有这最后一件事了……”</p>
她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就用娘这条老命,斩断你所有的退路!断了曹贼胁迫你的念想!”</p>
“也好过让你背负那投效国贼的骂名!”</p>
在徐母看来,只要自己一死,徐庶便再无牵挂,曹操也失去了要挟的筹码,儿子或许还能保全一点清名。</p>
徐母深吸一口气,踮起脚尖,双手颤抖着伸向那冰冷的白绫套索……</p>
“咚咚咚!”</p>
就在这时,一阵突兀的敲门声骤然响起!</p>
同时,门外传来一个年轻、清朗却有些陌生的声音:“请问,屋里有人吗?”</p>
徐母的动作僵住。</p>
她惊疑不定地侧耳倾听。</p>
犹豫片刻,她还是慢慢走下板凳,走到门边,小心翼翼地拉开一条门缝。</p>
门外站着一个少年。</p>
他身材挺拔,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青色布袍,风尘仆仆,却难掩其眉宇间的英气与俊朗。</p>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清澈明亮,仿佛带着笑意。</p>
“大娘,您好。”少年露出一个温和无害的笑容,礼貌地问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