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偌大的权利
碧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章 偌大的权利,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碧海,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郑锦听到郑成功竟然放如此大的权利给他,顿时觉得背上担负起一座大山,厦金两地资源任由调度。这权限扩大开来,真的可算二号人物了。
郑成功满眼期待的看着郑锦,小儿辈给他开的玩笑,他并不放在心上,反而觉得难得的温情。将厦金两地交给郑锦,也是对他的一个考验,能否担得起来的考验。
因为新式铸铁法的出现带来的巨大变故,复台的行动计划要提前进行了。
要不要带郑锦一同出征,厦门留守是谁,金门留守是谁,郑家军内部的纷乱,这些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这几天郑锦出色的表现,增加了他心中的想法,若是郑锦在出征前,能够承担更多的重担,那厦金两地的留守就由郑锦来负责。自己带郑泰、郑袭等郑家老人一同出征,给郑锦留一个没有掣肘的、可以发挥其能力的地方。
若是郑锦担不起重任,那只能将郑泰留下担任金门留守,而郑锦只担任厦门留守了。
若新式炼铁法的实际产量被鞑清获知,鞑清肯定会调集大军进攻厦门,这对郑锦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尚未经历过血战的郑锦能否坚守厦门城,支撑到郑成功回师救援。
若想尽快毕其功于一役,那复台的军事力量就不能太过弱小,其水师主力、陆军主力都要带上,能够留下来支持郑锦的并不多。
郑锦自然无法知道郑成功对自己的考验,低着头仍在盘算能否接受这个任务。
铸造一万门各式大炮和五万杆各式鸟铳是郑锦的计划之一,虽然有些同郑成功开玩笑之意,但完成这项工作也是他原本的目的。
但是在17世纪,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一目标,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个时候的大炮和鸟铳打造,都是通过工匠手工铸造出来的,其制造难度之大、耗时之长,可见一斑。
以铸造威远炮为例:
1600年成书《利器解》有详细的制造大炮的步骤:“制炮不离炉,方成一片。如威远炮,将铁分作八块,打如瓦样。长一尺四寸,阔一尺一寸,中厚边薄。将瓦四块,用胎竿打成一筒。八块共成二筒。凑齐,用铁钉数个将二筒接作一处。再用前余铁三十斤,分作两块,亦打如瓦,围于炮腹中装药发火处加厚。合缝时稍有灰渣,日后必至损伤,须锉磨极净。成筒孔欲小,止容钻磨之沙。”
这样的大炮使用的都是熟铁,熟铁铸造的大炮坚固性好,内膛光滑,威力大,火炮射程远,精准度高,是比较好的铸炮方式,能够较好的保障大炮的质量,不用担心大炮炮膛崩裂。不足的地方也很明显,就是铸炮过程繁琐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大量的工匠来共同施工,虽然保证了铸炮的质量,但也让铸炮的时间拉的极长,二十天铸成一门大炮已经是较高的效率了。
在天启年间,熟铁锻造法是北方铸炮的主要方法之一,应用也是颇为广泛,铸造的叶公炮、威远炮都是熟铁锻造炮的代表。
就南方而言,模具铸造法是主要的铸炮方法,这种铸炮的方法是当今各国铸炮的主流。郑家军使用的也是这种铸炮的方法,这种铸炮方法优势和劣势都十分明显。但和熟铁锻造法共同的缺点都是铸造时间过长。
鸟铳的打造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
一万门各式大炮和五万杆鸟铳,按照现在的铸造方式,没有五六年时间是绝对完不成的,若是原材料不够,时间甚至可能拖至十年二十年也不无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