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哦安度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2章 全力以赴的北川老师!,男妈妈喂宝宝喝母乳,哇哦安度因,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全力以赴的北川老师!
“当然可以。北川老师,您请问。”</p>
弓子和梅吉在凳子上坐得笔挺,像小学生般接受着北川秀的问询。</p>
“不用那么拘谨,就当是朋友间的聊天好了。”</p>
北川秀笑着摆了摆手,让一旁恭敬站立的总编给他们倒了两杯水,随后取出随身携带的笔和纸,像记者般问了起来,</p>
“请问两位是从小就在浅草社区生活的,还是后来搬到那边去住的?”</p>
“我的话,和几个朋友从小就在浅草附近长大,梅吉好像是国中后才搬进浅草的?”</p>
弓子歪着头想了想,又看向一旁更加紧张的梅吉。</p>
梅吉重重点了点头,支支吾吾道:“是、是我是国中,不是,是国中二年级时,跟着老爹和后妈搬到的浅草。”</p>
“原来如此。那两位现在还居住在浅草社区吧?”</p>
北川秀在草稿纸上刷刷刷书写着,在他背后的薰子看到他很快就给弓子和梅吉两人分别建立了“人物档案”,这种新颖的人物设定写作手法让薰子大开眼界。</p>
她一直觉得写书是一件天马行空的事情,作家们的脑袋就像是一间堆满了宝物的藏宝阁,他们想要什么,只要往里面取出宝物来就行了。</p>
她签约和认识的不少作家,也都是那种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几乎没有大纲和人设规划的“随性类”写手。</p>
这让薰子一度认为写作就是件非常吃天赋的事——</p>
没有天赋就别想着沾边,免得自取其辱,最后又浪费了时间,又消磨了精力,还什么都得不到!</p>
她比较熟悉的斋藤姐姐也是这么认为的。</p>
斋藤玲奈一直有颗成为名作家的心,奈何事业蒸蒸日上,她的写作水平却毫无变化,尝试的几次匿名投稿都失败了。</p>
斋藤玲奈的经历让薰子对写作这件事更加敬畏。</p>
为了不那么快受到自信心上的打击,薰子现在还没动笔写过书。</p>
她选择先实习,先接触行业,就是想着万一不成了,也还有斋藤姐姐那样的曲线救国道路可以走。</p>
可和北川老师的多次深入交流后,薰子愈发觉得写作好像并不是大部份人说的那么回事。</p>
北川老师每次写书前都会下足功夫,工具资料书是一摞一摞的买的,如果需要,他会天南海北,不厌其烦地跑去采风和了解情况。</p>
要是有这类可以参考采访的对象,北川老师也会极为认真的和他们多次交谈,从他们身上汲取相关的信息来充盈自己的知识库。</p>
写《半泽直树》、《东京人》和《雪国》时,北川老师都是这么做的。</p>
千原雅人、半岛、敬子等人之前就承担着类似现在这两名年轻人的任务。</p>
除此以外,北川老师写书还喜欢做非常细致的规划和设定。</p>
薰子看过《半泽直树》的人设草稿,密密麻麻写了起码上百张草稿纸,从主人公半泽直树到一名可能只会出场几次的银行职员,北川老师都会详细进行人物设定,甚至写人物小传。</p>
在她看来,北川老师写书时就像是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一步,每一个动作好像都是精心设计过的。</p>
人家都说文学是感性的,是发自内心的情绪宣泄和表达。</p>
可在北川老师这儿,文学好像是纯理性的,宛如做数学题般,什么东西都能规划好,套上公式似的。</p>
就在薰子满头问号之际,北川秀已经噼里啪啦询问了弓子和梅吉十几个问题。</p>
其中有些问题细节到“阿信的少女红团具体有几名常驻成员,平时大家会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么”这个地步。</p>
问着问着,弓子和梅吉甚至有种在被警察署警察盘户口的错觉。</p>
要不是确信北川老师真是在一门心思的研究浅草社区,两人差点就夺门而出,溜之大吉了!</p>
“.浅草现在的常住人口竟然还有上千么?”</p>
北川秀微微皱眉,难以置信地看向他们。</p>
浅草社区因地理位置的缘故,一旦大面积拆迁,新宿区地方政府必然得赔偿住户上亿円的拆迁款。</p>
而现在整个日本国经济都处于大萧条时期,别说拆迁款,连公务员的工资都快发不出了。</p>
类似这样的城中村大多人去楼空,只剩下大面积没有拆除的老宅留在那儿,千禧年后,这类地方还成了不少外国游客“朝圣”的旅游胜地。</p>
没想到浅草社区不仅有人住,还家家户户爆满,丝毫没有受这些因素的影响。</p>
这说明浅草社区的原住民,经济状况比北川秀预想的还要差。</p>
说不定他们的生活和川端康成写《浅草红团》时没太大区别。</p>
这听起来可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啊。</p>
“上千有没有不知道,因为很多人也许住着住着,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p>
不过三四百的常住人口肯定是有的。”弓子颔首道。</p>
“难怪《浅草红团》会被誉为是日本文学史上的‘清明上河图’啊”</p>
北川秀合上草稿纸,忍不住感叹了一句。</p>
“清、清图?”梅吉和弓子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没听懂北川老师的话。</p>
背后的薰子也好奇地看向北川秀,想知道“清明上河图”是什么东西。</p>
北川秀简单给他们解释了下隔壁的这幅知名画作。</p>
由于历史原因,日本人其实骨子里对汉字汉语汉文化十分推崇,尤其是年纪大的那一批,都以学过汉文化、西方文化为荣。</p>
年轻一代虽说接触这类文化的机会变少了,但学国语时,汉字是必学的内容,因此他们对汉文化也不是完全不懂。</p>
“一幅画作里竟然能出现824个人!”梅吉睁大眼睛,难以想象这幅画得有多大多长。</p>
日本正常国中,一个班级也就三十几人,有些比较小的国立公立中学,可能全校学生总数也不到800人。</p>
全校同学密密麻麻都被塞在一幅画里,梅吉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p>
“不然这幅画也不会被人誉为‘中华第一神品’了。”</p>
北川秀轻轻笑了笑,虽然穿越而来已有三年多,自己也用着北川秀的身份落地生根,有了妻子和孩子。</p>
但他的内心深处,从未忘记过前世的人生和经历。</p>
单论汉文化,估计整个日本国的汉文化专家加起来,也及不上自己的一根指头。</p>
咦,好像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p>
北川秀随手把这一点记录在了随身携带的备忘录上。</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